小学英语的复习课教学,对于广大的一线小学教师来讲是个难点。因为提到复习课教学,大家都会将其与复习单词、短语及句型联系到一起,但复习课究竟如何设计、如何教,我们在备课及磨课的环节的确困惑良久。通过今天的教研听课,为我们如何处理复习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与思路。
第一节课由致远外小乐山路分校的雍雅老师带来了一节五年级下册Project 1的复习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四个单元的复习与巩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交互式平板,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现场投票,分组加分,根据学生的典型错题进行反馈。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也反映了大数据时代下,英语教学带来的改变。
第二节课是由我校陈静老师带来的一节第五单元的复习课,聚焦于“家务”及“现在进行时”。本节课教师在最后学生落实到写的环节,运用教材中人物介绍的页面,引导学生利用“现在进行时”进行作文写作。这提醒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灵活使用教材,这与我们本次教研的主题完美吻合。此外,在本节课中教师从短语到句子,从书本到课外,实现了以旧引新。由此也提醒我们教师在复习时切不可因是复习课,而抛弃最基础的单词及短语。
第三节课是由生态科技岛小学的王赟老师带来三年级第六单元及第七单元的复习课。本节课以小猪佩奇的几个主要人物导入,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能迅速回归课堂,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此外,本节课教师还运用了思维导图,在师生的对话与反馈中实现了师生共建思维导图,实现了思维导图的生成性。但也正如专家们所言,教学尽量以一条主线串联到底。
通过本次的教研活动,我生成了如下几点收获。第一,在复习阶段,在关注课内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创设新的情境,由此学生可在语言操练、笔头操练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与飞跃。
第二,复习课切不能以简单机械地复习单词、句型的形式,而应关注教学的趣味性,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设置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活动,实现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出。通过在语言的渗透中,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第三,合理利用思维导图。通过专家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思维导图的八大类型。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时,不可过分关注形式美观,而应将重点放在思维导图的内容及作用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们将做到胸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