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历史

巧设故事 活化历史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5-10-26

2015年10月22日上午,区历史学科“故事课堂”课例研究活动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区教研员吴敏老师、区全体初中历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南外河西分校的王云老师和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国出墙老师分别开设了《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两节教学研讨课,新城杨园园老师以《巧设历史故事助推历史学习》为题作了微型讲座。观摩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教研员吴敏老师从课堂变革,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学生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给与了理论指导,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提出了可行的操作建议,大家感到收获颇丰。

本次活动全程在录播室进行,课前两位开课老师分别以《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考》为题进行简短的说课。王云老师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主题,自演秦始皇五次出巡,学生分小组演绎五段故事,设计中有铺垫、有冲突、有提升,使“我眼中的秦始皇”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教学中老师亲切大方,语言富有感染力,学生参与活动热情高。国出墙老师以 “以史为鉴,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主题,通过一个生活在秦末汉初的普通百姓刘老汉的切身经历,以小见大展现出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失利刘邦建立西汉这一历史主线。设计精巧、主题突出、课堂立意高,突显“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理念。教学中老师引导得法、构筑习惯,体现教学评有机结合。学生自制道具,课本剧表演生动形象,恰到好处,学生参与度高。杨园园老师的讲座从理论上给予了指导,辅以个人教学中生动鲜活的故事设计,建议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历史故事。

许红、沈治仁、杨园园、张业沂、高盛平、张礼彬、毛颖蕴、李珊、张正超等老师作了精彩点评,一致认为两节课巧用故事,活化历史,打造了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完美课堂的建议。如:故事课堂需立足于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讲故事是一种教学方式,课堂仍要有明确的目标;课本剧可以预先录制,小组活动引入竞赛机制;问题指向要明晰,学生需带着问题阅读思考,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教学反馈等等。

最后教研员吴敏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吴老师指出要分年段关注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七年级要会讲故事,八年级要会分析史料,九年级要会写思维导图。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亦是一个研究的方向。吴老师特别提出针对故事课堂的一些建议,比如要教学生会编故事,会制作道具,会表演,老师要会提炼故事表达的目标,更对老师个人发展提出了短期与长期的目标要求。

本次活动,大家感受到课例研究不仅推动教学研究,而且全体老师集思广益,共享精彩,展现了全区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素养,也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附件:授课教师.jpg

  附件:故事表演.jpg

  附件:听课师生.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