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初香。2018年9月21日,建邺区第五盟区历史教师在中华上新河初级中学开展了以“教学目标精准定位与有效达成”为主题的深度研讨活动,第五盟区全体历史教师参加了此次观课与研讨。
活动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部编九年级上册的同课异构,课题为《封建时代的亚洲》。首先上课的是来自中华上新河初级中学的于翔老师,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日本6世纪至12世纪的发展历程完整地梳理出来。之后抓住大化改新这一重大事件,通过问题链层层设问,使学生在抽丝剥茧地探究中理解这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在学习阿拉伯帝国的内容时,重难点突出,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于老师教学方法多样,将中考的考查形式与要求有机的融入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第二节课由致远初级中学的张心怡老师执教,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学习目标出发,针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耐心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理清了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脉络。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史料的解释和对历史地图的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最后张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从日本社会的发展过程和阿拉伯璀璨文化的形成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示?”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断改革和积极学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驱动力,使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得到彰显。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结合课例进行研讨。江心洲中学的高盛平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将本课放到欧洲和亚洲国家封建化的过程中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了西欧、日本、阿拉伯封建化的不同形式和特点。中华上新河中学吴冬梅老师肯定了两位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虽然不同,但是都能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出发点展开,重难点把握得当,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其他老师也都对两堂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
最后,来自致远初中的葛名威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本次教研活动以部编新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呈现,通过观课与研讨,每位老师对新教材下学习目标该如何精准定位,目标该如何有效达成有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盟区内老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深度备课研究,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