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历史

历史第五盟区“围绕核心任务 提升学习品质”主题研训活动在致远初中举行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10-19

1014日上午,第五盟区全体历史教师汇聚致远初级中学,以“围绕核心任务 提升学习品质”为主题,观摩了两位年轻老师的历史课,并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活动。活动由葛名威首席教师主持。

第一节课是致远初级中学的李雪老师上的《美国的独立》的一课。李老师以华盛顿的人物介绍为导入,两个问题美国是如何诞生的?华盛顿在美国诞生过程中究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进入新课的学习。在接下来的新课学习环节,李老师以北美英属殖民地“为何独立”“如何独立”“独立后如何发展”为主线;以华盛顿本人的四次身份转变为暗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与课本对话,对问题进行思考。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勾画、思考、表达等多种方式参与课堂,学习效率高。最后李老师以评价华盛顿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再次回顾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点明了这场战争对美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感悟华盛顿为争取民主、维护民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升华。

第二节课是中华上新河的唐海洋老师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唐老师首先在新课之前带领学生分析了本单元的单元标题和导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了标题中“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找出本单元的一个核心人物和他的最大贡献。最后又结合导言叙述了本单元的历史发展线索。在新课学习部分,唐老师将本课内容进行了整合,分为: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建立革命团体到创建革命政党三个篇章,与学生一起回顾了孙中山早年的人生历程,重点阐述了他走向民主革命道路后对民主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在整个过程中,通过阅读书本和材料,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了充分地锻炼。

课后,老师们对两节课进行了充分地研讨和交流。大家都认为两位年轻老师对课标和教材进行了很好的分析和整合,对重难点的把握比较精准,注意有效地提问,清晰的讲解。在课堂上,两位老师通过各自的授课特点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学基本功扎实。同时,老师们也对两节课提出了一些修改的建议。例如第一节课中是否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来画出美国独立战争的时间轴,而不是由老师提供时间轴和时间的提示,在设问指向上是否可以更加精准。第二节课中,是否可以将导入部分表格的第二列删去,然后将表格变为时间轴,回顾1840年到20世纪初中国遭受的侵略和所进行的探索。然后在学习完本课内容后,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活动在这条时间轴上进行标注,让学生理解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历史地位。此外,在讲解三民主义的内涵时,是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孙中山的理想社会与封建社会作对比,启发学生思考深入,比较顺其自然地领悟民族、民权、民生的内容。

课例研讨之后,老师们还对九年级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本次盟区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