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历史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0-11-04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南师附中新城初中  邵静

           我觉得有效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今天唐绯和吕娜的课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首先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看,知识与能力分三个层面,识记就是要学生做到知道,了解,列举;理解就是概述,理解,说明;运用就是分析,评价,比较。教学目标之过程与方法,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他们两个人在教学中强调了做中学,强调了合作学习,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给我印象深刻。比如唐的将中国近代史中列强的几次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几大运动按时间顺序进行归纳排序。形式不限,可绘图可制表。吕的将311)(2)(3)答案排列到时间轴或坐标轴上。这些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合作中学习,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更为有效。她们两个人通过自己得思考,寻找到了多种适合这节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唐的小组竞赛,你争我夺这个方式来进行复习课的教学。比如吕展示学生的答案,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答案来分析试题,并且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知识点,自己来出题进行试卷讲评课的教学,都是非常合适他们课型的方法,有了合适的方法,课堂肯定会更为高效。目标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授科可能比较关注这个目标,对于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比较容易忽略。不过他们两个人把这个层次的目标把握的比较准,在课堂的最后环节,通过一节课对中国近代侵华史,探索史,抗争史的复习,感悟了历史,得出了落后就要挨打,得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勇于斗争敢于探索,特别是唐最后国歌的合唱,让学生对国歌,对祖国,最民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教学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如何开始课堂,使之更为有效呢。我觉得情境教学很重要,创设情境可以使历史课堂更为活泼和高效。创造有效的历史课堂情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优化教材,优化教法。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根据历史发展脉络和教材内在联系,把历史知识编制成有序的信息,确定传递知识的最佳途径,注重知识的横向关联和纵向层次以及纵横间的统一。

    2.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变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观察、体验的具体对象。这样,化平面的视觉感受为立体的视觉感受、化静态的储存为动态展示,从而使教学由枯燥变得富有趣味。

    3.板书设计注重图示。依据历史知识本身的系统结构,用简要文字、数码、符号、图形等构成符号系统,来展示历史诸要素的联系,揭示历史规律,这样包括的知识多,系统性强,既能突出知识重点,又能表明知识间的联系,呈现历史发展的线索,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如何创设有效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呢?我还是从她们两个人的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利用图物营造情境。唐复习课中板书绘制的图标,加上最后国歌的,有效的把学生带入了中国近代备受侵略,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争取这民族独立的情境之中。吕以表格的形式对试卷进行的量化分析,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了对自己试卷的分析之中。

    第二,联系现实展现情境。我觉得历史课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政,关心生活,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和功能。比如吕在讲评材料题的时候,强调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局限性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的启示。唐通过近代史的归纳,想到了每周一升旗都要唱的国歌。

    第三,锤炼语言描绘情境。先讲一个案例,黄海海战的时候,我给学生讲述了邓世昌的英勇事迹。“志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绝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是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在黄海惊滔骇浪中。学生听了以后很感动,感受到了历史上的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感受到了邓世昌的为国献身的无畏精神。唐最后一段总结的话也是给学生描绘一副中国人饱受侵略,但是中国人不屈不挠风斗到底的情境,让人精神振奋!

 

    第四,身临其境感受情境。说一个老师的案例。这个老师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学生的教科书描述战前宗主国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人民日益紧张的关系时,他喻之为家长和长大了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提示孩子们:通过回想他们的父母公布新规定和强行让他们做什么事时的感觉,来领会这一关系。老师为了要给孩子直观感受,老师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测试用纸,5分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议论纷纷:这不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为什么要5分一张?商店里真的不是这价钱啊!我的钱,买了纸,就不够午饭了,怎么办?“”怎么别的老师不收我们的钱?“看着学生的各种表情:沮丧、吃惊、生气、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小脸都憋红了,老师一再说:‘’对不起,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办。
  孩子们持续不安,老师坚持要收钱再发纸测验。一些平时的乖孩子.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取了纸。接着又有一些孩子垂头丧气地说:我会还钱。也领了纸。一个女孩儿刚开始很坚决地表示:我就不交钱。到了这份上,也只好许诺以后还钱,领了纸。老师发了试题,学生们闷头做答。只见最后一题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老师事后讲:我是个不会说谎的人,得低头不看他们才能继续装下去。好几次我都快憋不住了,但还是忍住了。我是想让孩子们得到那种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

吕在讲评非选择题的时候,让学生充当老师去评析答案,让他去换位思考,重新审视同学的答案。也是一种身临其境。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答案的书写格式,字迹,以及如何踩中拿分点都会有更多的认识。

    第五,角色扮演重现情境。这是初中生比较喜欢的形式,也是曾经很流行的形式,只要注重内涵而不是流于形式,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六,注重在合作情境中学习。合作情境有小组讨论,现场辩论,合作探究等形式。这也是近些日子课堂评价上比较关注的方面。唐老师的复习课,总体就是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在将中国近代史中列强的几次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几大运动按时间顺序进行归纳排序的环节中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吕娜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否能全对?组织学生自行纠错,互相讨论,充分让学生自己学习,互相学习。讲31时候,组织学生把答案用时间轴或坐标轴表示,然后代表讲解。都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学会了方法。

    第七,重视在生成情境中学习。这来源于老师的灵感,学生的见解。我觉得吕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目的、措施、结果、影响,用南师附中作为材料让学生辨析,肯定是在学生错的这道题目中经过自己的思考,突然来的灵感自己编的这道题目,非常的有创意,也让学生清晰的明白了目的、措施、结果、影响。当然这也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智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史料情境中学习。史料包括文字,图表,试听材料等等。历史学习,一定离不开史料!吕的试卷讲评从选择题到材料题都充满着史料的气息。唐的复习课有图片文字,表格,图示等材料,也通过史料,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加深了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

          重视了情境教学,教学的效能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当然用评价来反馈课堂也能比较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把握时机,实现及时反馈,可以边讲边练,精讲精练,师问生答,生问生答,生答师评,生答生评。这两个老师的课型,正好给我很好展示了用评价来反馈课堂。

           最后,有效教学对于教师的素养也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关注自身素养的提高,关注个人的发展,课堂教学与个人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