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研究新教材,实践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10月10日下午,建邺区全体初中思政教师在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开展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单元备课成果展示”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由盟区首席教师在结合盟区备课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通过讲座形式向大家分享七年级第一二单元的大单元备课成果;第二部分,由盟区教师分别开设相关课时的展示课。
一、以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活动伊始,支慧老师代表第二盟区就“少年有梦”主题单元备课成果进行展示,邵琪老师代表第三盟区以“成长的时空”主题单元为核心为进行成果汇报。两位老师通过深入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构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

(1)从真实问题到问题解决
第二盟区以做有梦想的少年为大观念,设置大任务,构建单元议题链,植入单元思考与行动环节,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提炼理论、解决问题;第三盟区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学习交往之道为大观念,小组合作,开展问卷调查与分析,总结与老师、父母、朋友的相处困境,设置任务,解决难题。
(2)从学科思维到学生思维
学科思维如何促进问题解决?学科思维如何转变为学生语言?两个盟区备课组都在备课在探究问题解决之道,对本单元的学科思维进行总结凝练,引用学生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用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认识论等学科思维解决问题。

二、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单元教学实践
魏佳老师对单元化教学成果开设《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的展示课。在课程中,聚焦“交往之道”这一子观念,以校运动会比赛为子任务,从学生困惑出发,澄清误区,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参与,学生不仅在知识掌握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还在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牟春兰老师开设《延续文化血脉》一课。从学生已知出发探究文化自信,从增强文化自信到坚定文化自信再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结合社会热点,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认识社会,提升思维能力。

最后,王鑫红老师就本次教研活动作出总结,她指出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学为中心”的理念,基于学情研究开展系列的教研实践活动。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特别是指向问题解决的情境任务创设要进一步优化。全体思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应继续发扬团队合作的优良传统,共同为培养新时代的青少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