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 教学 学习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取设置游戏活动,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乐之者。”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英语教师,我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感触颇深。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兴趣了。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作为老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公正评价,这样他才会对这位老师产生好感,有兴趣,才能以正常的健康心理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难处,掌握其心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热情帮助。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老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好英语,学好英语的基础。
其次,设置游戏活动。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游戏教学无疑是一种激发并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游戏活动能够把课堂教学气氛推至高潮,使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的世界。如何设置高效有趣的游戏活动呢?
1、游戏活动要体现全体性素质教育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成为游戏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让他们在教师----这位游戏活动的导演者的指导下积极地活动。教师在导演学生活动时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反对那种只顾少数学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的做法。要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集体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复习课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描述小组内的某一同学,然后再由其他小组的学生猜测“Who is he/she?”。在这个活动中小组内的学生群策群力把自己熟悉的人物用英语描述出来由他同学猜测,既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收到了很好地教学实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游戏活动要具有创造性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游戏活动有了创造性才有了它在课堂中的生命。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1)创造性地设计游戏活动,灵活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活动的关系,教师要能够把静态的书本知识活化为生动地游戏活动。例如教学字母时就可以设计“找左邻右舍”、“What’s missing?”、“字母接力”等游戏。2)灵活地选择游戏活动的时机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灵活地安排游戏活动在整节课中的位置,以求达到“课伊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将尽兴犹浓”的教学效果。3)设置的游戏活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这样一个游戏: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圆圈,然后问道:“What’s this? Can you guess?”,之后学生便纷纷展开想象:“May be it’s a clock/key…”通过这种游戏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游戏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活动应该形式简单,易于操作,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会做,都乐意做,使课堂活而不乱、动静有序,使游戏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反之则会费时又费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游戏教学无意注意的特性,适时、适度地设置相关的、学生易于参与的、乐于接受的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并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最后,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按照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上创设了各种情景,即创设语言使用,信息交流的环境。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言是为了进行交际,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手段,是生活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运用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1、音乐渲染,创造情境。
在课前3-5分钟播放优美动听的经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对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被利用起来,导入新课。
2、利用插图、简笔画和卡片,创造情境。
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型How is the weather?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人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副含有天气标志的图画。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头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3、聆听声音,创造情境。
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可以先将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也可采用听音辨动物的方法,例如在学tiger .elephant .koalas. dolphin 等动物名称时,我先让学生分别听动物的叫声, 猜是哪一种动物,大家纷纷举手,猜对后再引出一个个新单词,学生们对此感到特别兴奋,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潮,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语境中掌握了知识,活用了英语句子。这种聆听声音,创造情境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学习交通工具上,如:car, tractor, bus , train , ship , plane等,把它们的声音录制下来,听了以后猜是哪种交通工具,再引出要教的内容,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上课的学习积极性。
4、拓展想象,创设情景。
初中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学习teacher,student nurse, doctor, policeman ,actor, report, waiter, work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时,有的已经听说过,如果单纯认读单词,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教师通常采取实物、图片、投影等形式。但是对于这一课的单词如果采用这种形式学生学起来不会带劲,因为学生们目前没有面临“你的职业是什么?”的问题,他们都是学生,即使做一些关于职业的头饰或图片让学生来说,也很缺乏真实性,学生们积极性也不会太高。为何不能跨越时空,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二十年后,我们进行一次返校活动,当我们再次相逢在熟悉的校园里时,你会向你的老同学介绍…… 情景给出后,学生们都很兴奋,积极畅想着自己未来的样子,没有了枯燥的机械认读,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热烈的讨论和自由的想象。上台表演的同学,能够熟练地运用已学的句型I am …介绍自己的职业,并加上已学过的一些寒暄、问候的话语,如Hello, Hi,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自主地完成了比较精彩的小对话。
5、选择真实事例,创造情境。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真实事例。因此,教师设计活动所选择的场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教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合家欢"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等,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画一个Family Tree并写一段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文字,有的学生写成如下:
This is my family. My grandpa’s name is Wang xi. My grandma’s name is xia Qian. My father’s name is Wang xiaofeng. My mother’s name is He xi. Wang Xi and wang Qian are my grandparents. Wang xiaofeng and he xi are my parents. I have a sister. Her name is Wang Qin. She is eight. My name is Wang Jiang. I am thirteen. I love my family very much.
这就是一篇表达上很自然流畅的小英语作文。
6、运用体态语言,创造形象的体态情景。
体态语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陌生的字母组合与活生生的事物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为主,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的手势、表情、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促使交际愉快地顺利进行。教单词fat、thin、tall、short、时,教师可以利用夸张的手势形态表达,同时让学生参与表演表达单词。孩子们乐于加入表演的行列。又例如当你教“I’hungry.”时,教师可一边捂着肚子一边抿嘴,表现出饥饿状,让学生明白其意,并纷纷拿出食物和你说“Have some bread. Have an apple. Have a cake……” 如:在 教swim这个单词时,教师可先将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用手向前划圈作游泳状直到学生说出这个单词的汉语意思为止。在反复朗读几遍后,学生便很轻松很深刻地记住了这个单词。教授句子以及文章也同样如此。如:当教师先做运球动作,然后作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一边做一边说:“l play basketball.”学生立刻便能领会这句话的意思。
用体态语言创设的情景,有利于迅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在课内一边看教师做动作,一边自己模仿学习,并进行动脑思维,因而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学习状态中,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7、利用实物、道具等创设生活情景。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应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实物、道具、布景等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自编自演进行交际,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8、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直观的交际情境。
使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图片和声画结合,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外语教学形象化、具体化、情景化。外语情景的创设逐步减少学生利用母语进行心译的过程,加快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的连接,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对话,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言知识,进而积极进行交际。
另外,创设教学情景时应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 ,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交际:
1、真实自然,贴近生活。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因此,教师设计活动所选择的场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喜欢的颜色、服装、学习用品等;教表示食品、饮料、运动的词汇时,教师可拿来实物或模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用这些实物进行对话,互相了解各自的喜好;教物主代词及询问物主的句型时,教师准备一个大袋子,让大家把自己的一件物品放入袋子,然后让学生寻找物品的主人及认领物品;教电话用语时, 教师拿来实物电话,让学生练习打电话及电话用语。
当学生在这种模拟真实环境的活动中感到他们能用学到的语言去做事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2、形式多变,活泼有趣。
中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兴趣。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交际时,需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课堂中将直观教学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讲编故事法、体语教学法贯穿于教学始终,每一节课的设计都不雷同,让学生始终在一种企盼和愉悦中轻松地学习。
3、难度适当,照顾层次。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交际时,要注意难度适当,照顾到程度不同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只适合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那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活动。
总之,兴趣问题是英语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兴趣是学习之母”,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英语课上成活泼有趣的言语技能课,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全面提高英语教与学的质量,努力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
1、李英 黄艳明:《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吴学安.:《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重视交际 培养能力》;《黄冈教育》2005年第1期
3.、秦 玲.:《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北京教育》2004年第11期
4、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7.
5、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杨民生:《英语趣味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