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师撰写案例、论文能力,促进两校教科研发展水平,学校于2024年3月13日有幸邀请致远初级中学副校长何君青为我校作教育案例撰写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南湖第二中学教科室支慧主任主持,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参加,永丰中学全体领导与教师参加线上直播学习。
何君青校长的讲座题目为《转角的那束光》,从自身经历出发,详细地从三个方面讲授了论文写作技巧。分别是写作契机、素材来源、写作建议三个大方面。

首先从写作契机开始,写作是教师职业特征的内在需求,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一种重要能力。数学家张奠宙说过“做教师,拼成绩,是生活所需,用10%的时间做研究是心灵满足。为人在世,总要留下点什么,说一些别人未说而应该说的话!”何校长认为何时想写作都不晚,鼓励各位同仁多看多想多写。
第二方面,何校长介绍了素材的发掘与选择,大致有四个方向:
一从课标、教材中来
课标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式、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从大单元教学出发,抓住三个“大”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大概念(金句) 大问题(抓手) 大任务(载体)。同时何校长建议教师比对新旧课标,分析变化的原因,或是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同一内容或相关内容的异同。
二从课堂教学中来
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设计和课后分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既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技术和能力,又要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智慧。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最大的不同是:这是一个双边的活动,师生会共同参与。有效的研究反应出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策略水平,经验教训。
何校长还讲述了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生发论文的灵感。根据学科特点、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引入的方式、概念获得的策略、课堂最终的总结等都是很好的素材。
学校还会有特色课堂专题研究,每一所学校通常会有一种特色课堂,每一个教师都受到熏陶开展相关的研究;一个优秀教师通常会有一种教学主张,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
三从解题研究中来
四从中考研究来
中考试卷、试题凝结着命题者心血和智慧、有些试题本身就是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许多试题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思想方法,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要对中考试题进行研究并对中考试卷亮点进行评析。
何校长还介绍了自己对作业布置的研究

最后何校长对教师写作提出了建议。
文章中的“常见问题”1.内容真实性欠缺。2.标题拟定不够恰当。3.内容组织不能“自圆其说”或“不配套”。(教学设计用“单边活动”说明“双边效果”)4.不合适的口语化表达。5.文章排版问题不够美观。
写文章的几个“视角”


勤于学·敏于事·善于思。我们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提高理论素养,它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我们常常对各种问题缺乏敏感。要知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意皆素材。大家要善于反思、总结,一定会有收获。


最好的学习一定是保持思考,心动不如行动,每个人都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何君青,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组核心作者,新课标教材全国培训专家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学数学》杂志编委,南京市基础教育最高奖“斯霞奖”获得者,先后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最美教师”“南京市教学名师”“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组长”“南京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教育百人先进模范人物”等,曾获“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多次担任全国、省、市优质课、基本功、教学设计比赛评委,全国各地开设讲座200余次,主持或参与20余项国家、省、市项目或规划课题,主编或参编数学教材、数学著作20余本,发表文章100余篇,并有4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