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百校千师”科学组和阳江小学联合教研在新城小学科学教室2顺利展开。本活动分为课堂展示、执教者说课和听课教师评课三个环节。
新城小学的孙一凡老师选择三年级《声音的产生》一课。孙老师通过“会跳舞的激光”的魔术表演导入,接着让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让塑料袋发出声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直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的现象。最后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释课堂开始时的魔术。
阳江小学的刘亦华老师选择二年级《磁铁的两极》一课。刘老师先回顾了条形磁铁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条形磁铁各个部分的磁力是否相等。接着给出回形针、小钢珠、直尺和书本等材料,学生任选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刘老师还介绍了磁力测试卡的使用方法,给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空间。最后出示不同形状的磁铁,寻找它们的两极。
课堂结束后,孙老师先进行说课。她首先研究声音的产生原因,接着让学生初步将“发声”与“动”建立起来。然后引导学生建立“发声”与振动的关系并理解什么是振动。最后与开头导入魔术相结合,前后呼应的同时,将学生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明确物体不论是否看见振动都是在振动的。
接着,刘老师进行说课。《磁铁的两极》一课教学内容较多,她选择其中“磁铁两极的磁力”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展开讨论。在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研究条形磁铁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却忽略了其他部位磁力的大小。刘老师通过层层递进的实验研究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最后转而研究不同形状的磁铁的两极
最后在新城小学徐华翔老师的主持下,所有听课老师对这两节课给出了高度的赞扬和中肯的评价。经过本次活动的观摩研讨、集中教研,让老师们在聆听和相互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相信未来大家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