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学科教研促成长,思维碰撞谋发展——新城小学与高淳阳江小学数学组开展“百校千师”教研活动

来源:南师新城小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3-22

三月春光无限好,遍地黄花分外香。为了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课堂的深度思考,3月21日,南师附中新城小学与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百校千师”数学学科交流活动如期而至。本次活动共开设四节公开课和两个讲座。

第一节课,由阳江中心小学的陈月婷老师执教《剪纸中的数学》,同时新城小学赵泉涌老师在二(4)班执教《神奇的“省”刻度尺》。陈老师通过美丽而又复杂的窗花图片引入课题,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由简单的对称图案入手,唤醒了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回忆,再借助对折的方法将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与分数建立联系,凸显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过程中,陈老师示范有方,学生操作有序。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敢于探索和尝试,最终也能举一反三剪出更多、更复杂的图形。

赵老师的课堂语言幽默风趣。他创设情境用三把被省去刻度的尺子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最后让孩子贴近生活,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省刻度尺”,增强了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

第二节课是由阳江中心小学的张欣玥老师执教的《数字与信息》,于此同时进行的是由李森校长执教五年级的《折纸中的数学问题》。张老师首先通过课前小游戏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数字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内容作铺垫。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对课前收集的身份证号码进行研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数一数、比一比、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学生了解到身份证号码各部分的所表达的信息。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编码,既巩固了编码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李森校长首先用“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能对折19次吗?”这一问题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接着通过验证猜想以及一系列练习题,揭示了折纸活动与数学之间深刻的联系,为学生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李校长的这一教学尝试,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为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注入创新元素。

接着是由新城小学的郭妍捷老师和冯东卉老师带来的讲座。郭老师讲座的主题是《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探析》。讲座内容围绕“内涵诠释、价值分析、策略建构”这三个版块展开,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来自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偏差”和好奇心,数学实验教学恰好能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尝试错误、猜想验证、创新应用的平台。合理设计并实施数学实验,为学生提供研究的“工具”,能使学生的创新火花不断闪现。只要引导得当,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将在“猜测""直觉"“偏差”中逐步生长,核心素养也获得应有的发展。

冯老师的讲座主题是《优化数学实验策略,促进学生做思共生》,讲座内容围绕“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做思共生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基于做思共生的人数学实验优化策略”三个方面展开,通过以上优化策略,结合做思共生的理念,可以有效提升数学实验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共生,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所有教师创设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良好机会。相信通过此次百校千师的活动,每一位老师都会带着收获更深入的去研究课堂教学,不断地突破自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