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附小与高淳区桠溪中心小学结对帮扶
工作总结
根据南京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加强学校间的相互交流,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双方学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互助互动、优势互补为途径;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办学为目的,开展校际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组织领导有序到位
在接到区教育局关于结对帮扶的文件要求后,双方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我校也主动地和高淳桠溪中心校进行了联系,双方就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并在开学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就制定了具体的教学交流合作方案。双方学校都是小班化实验学校,更是加深了双方交流的必要性和亲近感。在随后教育局组织的“赴高淳交流现场会”上,我校潘文彬校长与桠溪小学的校长就方案具体的实施进行了深入地沟通和交流,细化了本学期的具体工作。
二、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方案确定后,双方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小班化课堂教学等方面多次进行交流。12月13日,在潘文彬校长的带领下,我校部分行政人员和教师共6人前往桠溪小学送课到桠溪小学。
潘校长一行受到了桠溪中心小学的热烈欢迎,双方校长相互介绍了两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在小班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桠溪中心小学围绕“淳慢”的教育理念,开展的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这次活动,我校带去了一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分别是由卢珺老师执教《石头书》,昂玲老师执教《Unit7 At Christmas》。桠溪中心小学及其分校和办学点的相关学科的老师都参与了听课和研讨、互动。他们对带去的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分组交流中,语文教师们称赞《石头书》一课的设计精妙,让他们明白了课堂如何简约而高效,并将以此作为他们下阶段的研究重点。英语老师则从昂玲老师的课中,感受到了一种理念上的冲击和震撼。
2014年元月,我校潘文彬和魏光明两位特级教师办公室分站在桠溪中心小学成立。两位特级教师热情地在桠溪小学带徒弟,引领学科教学,传递学科理念,达到两校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促进双方学校共同发展。
三、帮扶愿景细致美好
中华附小和桠溪小学都是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双方在将来的帮扶工作中找到了许多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视点和角度。虽然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一定的城乡差别,但孩子成长的规律是相通的,孩子的培养途径是相通的……许多相通之处正是两所学校的携手共进的契机。在南京市“新三基”实验,小班化建设方面,两所学校找到了合作的平台。
虽然两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间不长,但在合作交流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教育这个大家庭中,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促进双方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和共赢,是一项很好的举措。我们将携手共进。
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2014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