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Less is more 少就是多 ——2018中学物理引智培训心得2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07-12


不同于以往的听课和讲座,我们这两天作为“学生”参与了来自美国的Dawn Suedle的科学课程。虽然作为中学物理教师的我们对于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完全毫无难度,但是从大家欢乐的表情当中还是可以看出大家还是乐在其中,收获满满。对于两天的培训,我的感受有以下三点:

一、少就是多

这两天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伯努利原理,就是我们熟悉的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因为课标要求较低是“了解”层次,所以时我们的课堂一般只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但是Dawn老师的设置了约7课时,其中制作和比赛活动4个,分别有:纸飞机比赛、制作风筝比赛、飞盘比赛、保护鸡蛋比赛。整个活动中,我们感到有趣而充实。但同时也在感叹,能有这么长的时间做有趣的活动,美国孩子是非常幸运的。有老师说:在这种模式下,美国的孩子不太容易厌学。这样的科学课学生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是:和小组伙伴的交流和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倾听,有人一起面对错误和失败。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居然掌握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那是耶鲁教育的失败。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和技能永远在过时的道路上。所以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二、学习不仅是找标准答案

Dawn老师在课堂上和我们一样重视随堂检测,几乎每节课都有。但是问题的回答却让我们感到有意思。比如在“力”的检测题当中有这样一题:请定义“力”。如果出现在我们的检测当中,答案一定是标准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但是Dawn老师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力是“推”和“拉”。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想,这个定义更形象。即使我们让初学的孩子花时间记住高度概括的标准答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孩子们对力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常见的推力和拉力等常见的力的基础上的。

吴加澍老师说过:对于“为什么教物理”的正确回答是: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寻找标准答案。

三、使命感

和美国老师短短的两天的接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们的笑容和鼓励。在活动的各种环节,哪怕是短暂的一次眼神接触让我感受到的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带有欣赏性质的微笑和赞许。这种微笑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哪怕是对于比赛中失利的“同学”,这种热情的微笑也不曾减少。在这种微笑的背后,我想应该是她作为一位教师的幸福感和使命感。

教师的使命感是什么?我想就是改变人,改变人就是改变世界。


                           (作者:陈诚 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