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师频道  > 教育科研  > 正文

夯实学科组建设 ,提升学科育人质量

——南外河西二附小开展“学科组建设”专题培训
董晨  2024-08-30  点击:

新学年在“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热切召唤中开启,我校将本学年定为“深化高质量发展年”。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科育人质量。8月29日下午,我校特邀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张缅副校长,及其带领的语文、数学、体育学科教研组团队,为我们带来以“学科教研组建设”为主题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党支部书记校长蒋丽云携全体教师参与,教师们满怀期待,积极卷入一场思维盛宴。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背景下,课程育人如何通过学科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实施突破与求索?三牌楼小学的教研组团队以“做中学理念下小学学科场景建构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分享,给我们带来了有力的启发与指导。

在张缅副校长题为《做中学理念下小学数学实验场景建构与应用》的精彩介绍中,我们看到南京市三牌楼小学秉承“有温度、会思考”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学生塑造成为“小小探索者、大大思想家”的教育实践。张校长详细阐述了如何从“数学实验”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的素养在“生动的场景”中得到自然而全面的发展。张校长特别强调了“数学实验”的重要性,指出其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学习体验。张校长的分享不仅展示了老师们在教科研领域的不懈追求,也体现了三牌楼小学在场景教学中的创新探索和智慧应用,值得我校学习与借鉴。

  在吴碧波主任带来的《根植场景沃土,打造儿童语文乐园》讲座中,我们学习到,依托学校“场景育人二十年研究”的深厚基础,教研组提出了旨在促进儿童核心素养飞跃发展的“场景语文”教学理念,并成功构建了“三场景五要素”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索,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他的分享,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科研工作,远不止是对知识的简单探索,更是对教育情怀的深刻体现。正是这种充满故事性的研究,才能够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走向思维的深处。

在喻桂江主任开展的《数学实验,让素养在场景中自然生长》讲座中,我们学习到,数学教研组以“做中学”的理念为指引,深入探索“数学实验场景”的教学实践。在分享中,我们看到了三次数学学科主张的迭代发展:从“场景与深度学习的初步勾连”,到“场景与数学实验的有机结合”,再到“场景与数学的‘做中学’”,这一系列迭代彰显了数学之美、应用之美与智慧之美。

  数学教研组的分享,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那些看似抽象的数学概念,完全可以与生动的教学场景相融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亲身体验数学的奇妙和乐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张博主任带来的《以研促教,在场景中协同生长》讲座中,我们看到,体育教研组接轨学校国家教学成果奖“场景学习”品牌,立足于学校特色鲜明的“龙舟”体育文化,提出了“场景运动与生活体育”的“三小”体育教学新主张。这一主张不仅展现了前瞻性的教育视野,更洋溢着创新的活力,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能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更能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与思维的生长。

   通过张主任的分享,我们看见了教师集体教研的用心与创意,学生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跳跃,都是对生命力的赞颂,每一次团队合作、每一次竞技挑战,都是对精神力量的锤炼。体育教研组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更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竞技意识,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会合作,在挑战中学会坚持。

韶华不负夏日长,蓄势聚力新发展。本次期初学科组建设的培训,引发我校对学科组建设内涵的进一步理解,拓宽了对学科组建设的思路,学科组是学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实践活动的基础单位,是教师实现学科教学、育人目标、发展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建设卓越特色学校的重要前提。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多维研讨,创新促研,强化学科组的主题式教研和项目式教研,全员参与、深耕细作,新学年我们将进一步厚实专业基础,培养专业能力,固本立新,塑造优秀团队。(供稿:陈雪莹 编辑:董晨 审核:袁哲)


编辑:董晨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 /blog/index?uid=1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