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师频道  > 教师风采  > 正文

践行“正好学习”课堂实践 点亮儿童知识的星空

——祝贺南外河西二附小教师在建邺区“创新杯”赛课中获得佳绩
董晨  2024-05-30  点击:

乘风破浪,扬帆竞风。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我校继续践行“正好学习”的课堂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在2024年建邺区“创新杯”赛课活动中,我校10位教师在比赛中获得佳绩,其中5位教师荣获“一等奖”,5位教师荣获“二等奖”。

一等奖

郑榕老师

劳动学科

课题《杯套DIY

本次劳动赛课的主题为《创意杯套DIY》,紧扣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不仅是一场教学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深入理解劳动教育价值的学习契机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瓦楞纸这一环保材料,我们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制作创意杯套体验中,将几何形状、美术中的色彩搭配、环保理念以及创新思维融为一体,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意杯套DIY活动设计,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劳动技能学习,更是一次对生活美学的探索和实践。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美观实用的杯套,更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爱与创造,皆在双手之间。我继续前行,在劳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劳动者而努力。


一等奖

陶沙老师

语文学科

课题《你好,金陵鸭!》

本次赛课主题为“跨学科学习”,这是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之一,对所有赛课老师而言都极具挑战,于我而言,赛课过程是学习与成长的一次极其宝贵的经历。

围绕赛课主题和学段特点,我们精心设计了"你好,金陵鸭!"这一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通过深入挖掘来宁游客最爱的"金陵鸭"美食文化,让学生在阅读梳理、推荐表达、汇报评价的中,感受金陵鸭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为家乡代言,树立文化自信,更能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思维,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深刻理解金陵鸭文化的内涵,感悟金陵鸭”文化的价值

爱与冒险,皆在路上。有幸获奖,内心是感恩,因为一路走来凝聚了所有人的力量。


一等奖

王丹丹老师

科学学科

课题《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本次参加的2024年建邺区小学科学“创新杯”赛课,赛课主题基于《课程标准》中“宇宙中的地球”9.2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内容延伸。

我们围绕主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阅读和视频资料,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猫头鹰如何适应夜间活动。课中,学生们将选择两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并制作相应的资料卡。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通过这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也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展望未来,我将以本次获奖为新的起点,继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科学教育之花定会在校园内争相绽放。

一等奖

刘甄老师

音乐学科

课题《小牧童

本次赛课主题为江西民歌《小牧童》。从拿到课题到赛课,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从熟悉新教材到设计教学流程、准备课件于我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和磨炼

围绕赛课主题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了具有律动感的《斑鸠调》结合对顿音和后附点音符的特点,我尝试用两种新颖的问候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课中,通过《江西是个好地方》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创作灵感和情感表达。借助江西采茶戏中代表性的扇子花矮子步学生通过音乐律动、分组合作、互动游戏等学习方式,在玩中学、做中学、创中学,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教无涯,研不止。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聚焦音乐核心素养,我将继续用音乐的力量撬动孩子们真善美的心灵,培养学生艺术内涵,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一等奖

王丽老师

数学学科

课题《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本次赛课内容属于第二学段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学生要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所以,为体现数据的真实性,当场收集、整理学生身高数据,显得极具挑战性。

基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的教学,我们在设计时,格外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感悟收集数据的意义和方法,并用数学语言,表达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同时,在课堂中,我也引入电子表格,快速排序、分组、分段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数学课程中融入信息技术。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学校领导和数学组老师们的倾力指导和帮助。愿伙伴们的教育梦想都能在不舍寸功中开花结果,在日夜坚守中可感可及。

区二等奖

陈丽娟老师

英语学科

课题《The Basket Boat

本次赛课主题为“报刊阅读”,《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通过多种类型的语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考。于我而言,本次赛课过程是一次尝试和探索之旅

围绕赛课主题和学段特点,我们挖掘出本课的范畴为“人与社会”,主题群为“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子主题为“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语言与文化”。通过带领学生解构文本中basket boat起源地、用途、材质;分析basket boat对越南的意义,它既是越南文化的代表,也是越南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由越南文化延伸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船只”,引导学生思考“船”背后的文化价值与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品格。

感谢我的家人、同事和学生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你们的陪伴和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源泉。我会珍惜这份荣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区二等奖

骆雁老师

道德与法治学科

课题《生活离不开规则


本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赛课主题是《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规则”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

在设计这门课程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生活处处有价值”,“小规则”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大作用”。课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权益方面的作用。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引导,让他们在感受规则的力量,在辨析中理解法治的精神。

感谢同行的伙伴们,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区二等奖

丁伯松老师

综合实践 学科

课题《温暖送给身边人

 

综合实践学科重实践、重体验、重探索。本次赛课的课题为《温暖送给身边人》,第一次进行综合实践课的赛课,对于年轻的我而言,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

围绕“温暖送给身边人”一课,我们重点围绕“送给”这一动词,启发学生思考:平时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都有哪些人给自己送来温暖?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要将“温暖”传递给别人。课中,学生通过制定“小暖心”送达计划表、分享小组交流成果等活动。在思考、交流、合作、探索、计划、表达中,逐步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青春年少,时光正好。低头,脚下是岁月的印辙,抬头,远方是灼灼的太阳,我们一起阳光下奔跑,书写自己的绚烂篇章!

区二等奖

董晨老师

美术学科

课题《中国民间玩具——布老虎》

本次赛课主题为中国民间玩具》,这是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年段“造型·美术”的学习目标的要求:“能利用不同工具、媒材,体验传统工艺,知道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增强民族自豪感”。

围绕赛课主题和学段特点,我们以“布老虎”玩具为抓手,通过欣赏传统手工艺品布老虎,深刻理解了布老虎外形特点:夸张变形、色彩鲜明、纹饰多样寓意独特等以此,鼓励学生在了解和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和创新思维,使用刮画纸,先刮、后剪、再串流苏的工艺,创作出精美的布老虎挂饰。

我会珍惜这次比赛的经历,激励自己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我会将这次赛课视为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区二等奖

孙飞老师

体育学科

课题《灵敏、速度与体能游戏

 本次赛课主题为灵敏、速度与体能游戏》,旨在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灵敏性、速度和体能,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围绕赛课题目和学段特点,通过赛车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在一次次闯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利用体能圈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课中我设计了不同的挑战任务,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能感。本课的设计,我始终强调“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运动中找到快乐,同时也注重运动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希望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得开心、动得有效、动得科学、动得安全。

我是幸运的,遇到了齐心协力的体育组,遇到了活泼可爱的孩子们,遇到了努力的自己。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因为你们,才能收获来之不易的荣誉。

随着"创新杯"赛课的圆满落幕,南外河西二附小的教师们,以他们的努力和拼搏,赢得了硕果累累。他们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用智慧和才华点亮了“知识探索”的璀璨星空,引领学生们在求知的旅途上不断前行。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优化学校正好学习的课堂实践,为实现“美好教育”而砥砺前行!(供稿:陈雪莹 编辑:董晨 审核:袁哲)


编辑:董晨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 /blog/index?uid=1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