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师频道  > 教师风采  > 正文

董晨老师: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

董晨  2022-02-01  点击:


董晨,任教美术学科。她的教育格言是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她用心、用爱去试着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因为她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从他们的视角看待世界,从而找到教育路径,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所以她尊重、欣赏、热爱每个孩子。

创设趣味情境,让课堂更有感召力

创设趣味情境,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研究和主动创造。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像什么呢》一课中,董晨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明明小朋友的彩色卡纸被弟弟撕成一块一块的,如果你是他,心情怎么样?接着,小朋友们代入了自己,表达出难过与不开心。这时老师表达出自己却很开心,那是因为发现了一张非常有意思的纸片。此时,董老师拿起这张有点像手枪的纸片对着下面的学生“biu,biu”了几下,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小朋友们兴致高涨,被“手枪”给“击中”的小朋友还做出了“中枪”后的反应。这个环节为后面“你还能将这张纸片想象成什么”做了很好的铺垫。果不其然,学生们都迫不及待的举手,各抒己见,分享了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整堂课,学生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快乐地挥动着画笔,从而完成了教学目标,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丰富绘画形式,让艺术更有感染力

依据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需要让学生尝试各种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低年段强调感受、体验与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从而让学生逐渐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如《秋天来了》这一课,在作业之前董晨老师给学生欣赏了各种绘画形式的优秀作品,有水彩画、撕贴画、油画棒绘画、水墨画……作业设计时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来表现秋天。在大量欣赏作品后,学生们也有了自己的创作构想,此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有的开始撕纸拼贴,有的拿起炫彩棒涂抹,还有的学生用线描的形式绘画。最后的展评环节,出来的作品千姿百态,这是绘画形式多样性的表现。只要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绘画形式的丰富性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空间,能够自由大胆地发挥奇思妙想,让艺术更有感染力。

拓宽创造空间,让表达更有想象力

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开启,需要教师课堂上的引导。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光有趣味的课堂情境还不足以激发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比如在《圆圆的世界》一课中,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对圆进行想象并添画,使圆纸片变成自己想象出来的圆形物体。一开始董晨老师对于这节课的作业设计上只是想到了给学生提供圆形纸片,让他们贴于彩色卡纸上进行添画创作。师父针对作业设计提出了建议,她认为在贴的时候也需要引导深挖。因为学生在拿到圆形纸片后进行创想前是必须要贴好圆形纸片的,也就是说“贴”这个环节也十分重要,贴的位置不同,想象也不一样,学生的创造便有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在拿到制片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贴在画面的上部,你可以将圆想象成什么?贴在画面的左边,你能将它想象成什么?贴在右边呢?贴在下面?学生在步步引导后,便有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绘制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在之后的教学中,董晨老师将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爱与爱,共同成长。

 


编辑:董晨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 /blog/index?uid=1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