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师频道  > 教师风采  > 正文

丁海慧老师:诚以治学,匠心育人

董晨  2022-01-20  点击:

丁海慧.jpg

温婉幽默如她,严谨认真如她,勤奋进取如她,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智慧开启智慧,用乐观引导乐观,用爱心点燃爱心,奉献着青春,收获着快乐,感受着幸福。她,就是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二附属小学语文教师丁海慧老师。

丁海慧老师,一级教师,区教坛新秀,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区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曾开设市区公开课十余节,多篇论文案例在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荣获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职初教师专业基本素养考核与展示一等奖,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小学语文网络研修评比区一等奖等。

春风化雨润无声,细心叮嘱浓期盼。教育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更多的是默默奉献。她始终践行“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的理念。班级中,她是孩子们的海慧老师,她细致周到,思考周全:利用课余时间细致指导孩子如何系鞋带、如何扫地拖地、收拾桌子、养护绿植、脱下衣物如何悬挂,学生获得各项技能并在劳动技能大比拼中成功闯关。秋天,她带着学生到劳动基地中种植萝卜,带着学生们播种、浇水、施肥,定期除草、间苗,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劳动意识。师爱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奉献,它浸润着每个孩子的内心。班级里来得最早的是她;走得最晚的也是她;天气变化时,总能听到她细细的嘱咐声;放学后的一句“注意安全”,承载了她对学生们的关心与爱护。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舞台。她不停地把教室的边界延展,把学科的壁垒打开,带领学生们“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成长。她带着学生们参与劳动种植,带着学生们踏青研学,在云上写诗,在泥里成长,让学生的快乐成长与快乐学习融合起来:每节课前两分钟,她利用七彩大舞台给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语文课上古诗词诵读、体育课上武术操展示、数学课上数字谜语,美术课上讲解画作……学生展示自我,神采飞扬;语文课上,围绕真实情境下产生的问题探讨进行交流、叙述,提升口头表达能力;课后,师生共读一本书,细细品味体会书中情感……这样快乐而有意义的教育生活,学生们乐在其中。在平凡的日子里,她沉下心来伏案工作,脚踏实地,奔走在教育的路上,追逐教育梦,用爱心和智慧托起学生的幸福。心有远方,从不停留。

她始终坚守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做一名好老师就要能站稳课堂。学校紧抓集体备课,开设骨干教研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校级点听课;教研组采用“1+2+3”的模式:当周教研一次;徒弟每周听师父2节课;教研组3人共同研讨学习,帮助年轻老师迅速成长。每周,结合教学进度,她和语文组的老师们运用校本作业《爱心智慧屋》概括本周学习内容,结合传统文化如中秋绘本阅读,实践中将听说读写相融合,丰富学生学习形式,高效提升学习效率。三尺讲台需四季耕耘,终身学习是作为好老师最大的底气。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阅读、学习始终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课堂上的“信手拈来”也是她对文本长期积累、深入研究的体现。她说:“语文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也是渗透的过程,也是熏陶的过程。它能给你力量,让你用优雅面对日常,用诗心面对坎坷,用坚毅面对苦难。”她用优雅浪漫而又坚毅包容的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认真钻研,勤思考、勤动笔,工作以来她已不记得写过多少篇文章,开设过多少节公开课。她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研究、孜孜以求地努力,熬夜一遍遍修改教案,一节节试讲打磨,一次次探讨求教。在不断学习与探索下,她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

“将爱心献给孩子,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是她的座右铭,丁海慧老师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带动学生们认真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她温柔体贴的性格和亲切真挚的人格魅力使她具有一种魔力。在教育的道路上她满怀期待,奋力前行!







编辑:董晨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 /blog/index?uid=1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