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新闻中心  > 其它纪实  > 正文

导师:助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陪伴者

——南外河西二附小“全员导师”培训
滕国庆  2024-09-09  点击: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9月5日,南外河西二附小特别邀请江苏省心理名师、全国心理注册师、南京市鼓楼教师发展中心原心理教研员、现任江苏爱聆心理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肖鹃老师,开展题为“导师:助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陪伴者”的培训。南外河西二附小全体教师和青奥村小学部分骨干教师,在蒋丽云校长的带领下全程积极参与培训。

在本次培训中,肖老师深入探讨了四个关键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学生导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责、陪伴式教育的理念及其实践方法,以及情感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技巧。肖老师提到,作为“导师”的我们,应当如何更新自己的观念,扩展专业心理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图片

在培训的开篇,肖老师借助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数据,为我们概述了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真实现状。学生的学习压力、社交挑战和行为问题,往往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肖老师特别强调了心理健康在学生成长中的核心地位,只有不断提升“导师”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并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通过肖老师的讲解,我们更加明确了作为教育者的责任,以及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谈到“导师”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肖老师强调了“导师”需要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沟通技巧以及多元的智慧,来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社交技能,并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肖老师还提到了可以利用AI学校心理学家,助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通过精准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导师”专业的辅导建议,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聚焦“陪伴式教育理念及实践方法”,肖老师对陪伴式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家校需加强对学生的情感陪伴、倡导与学生的平等沟通、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导师”应尊重与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关注学生的独特与兴趣,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导师”应该成为照亮学生的火炬,照亮学生内心的阴霾。

在探讨“情感关怀与心理疏导技巧”时,肖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疏通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压力”。当学生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感到压力重重时,“导师”作为他们心理健康的守护者,首要任务是满足学生的倾听需求,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通过积极的情感关怀,我们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自我形象。同时,肖老师也分享了有效的心理疏导技巧,教导“导师”们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温暖的关怀,帮助学生缓解消极情绪,引导他们走向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育始于心灵,我们携带专业的装备,再次踏上征程。我们不仅是孩子们的倾听者和陪伴者,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用心倾听,用心陪伴,让儿童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导师”!

供稿:陈雪莹

编辑:滕国庆

审核:徐杰超

编辑:滕国庆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 /blog/index?uid=16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