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学科教研

香山路幼儿园 区级 骨干班讲座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12-24

 

幼儿园基于方案教学的儿童主题场馆活动的实施与开展

                                 石剑波

幼儿园《基于方案教学的儿童主题场馆建构的实践研究》于2012年被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我园试图在方案教学的理念引导下,以方案教学的设计发展思路,建构儿童主题场馆,引发和支持幼儿进入情境以个人、小组协作等方式,进行寻找主题、进行持续的、较为深入的项目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我们试图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让主题场馆活动和课程教学相互补充,关注幼儿生活与经验,关注幼儿的行动与思维,关注幼儿的体验与感受,使场馆成为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幼儿幸福成长。

2年来按专家引领、范例引导、研究创新的思路,我们围绕研究重点认真分析,不断反思调整课题实施方案,逐步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主要就儿童主题场馆活动的实施与开展情况向虞教授、各位老师进行简短的介绍与汇报。

     一、我们已建立的儿童主题场馆

以儿童兴趣需求的满足为前提,以儿童的经验建构和情感体验为指向,从突显主题场馆的本体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等角度,目前我园建立了5个主题场馆: “幼儿农艺馆”、“造型艺术馆”、 “小蜜蜂生活馆”、“创意阅读馆”、“建筑活动馆”。

“幼儿农艺馆”,即“小蜜蜂农场”,“和谐、生态”具有浓郁的田园风情的农艺馆由开心牧场、爱心小池塘、菜园子组成。开心牧场饲养着小香猪(原先小兔子、小鸡、小鸭、八哥鸟),爱心小池塘里养着金鱼、鲤鱼、乌龟、泥鳅、河蚌、螺丝,菜园子则根据季节和孩子的兴趣特点,高低错落如梯田般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农作物(食用叶类的、食用根茎类的,成株生长的、搭架爬藤的,瓜果,粮食)

“造型艺术馆”,由艺术创想玩色区(水墨、水粉颜料、印染)、泥塑区、版画制作区、创意制作区(材料包含废旧材料、美工材料、自然物材料,结合幼儿园小农场,利用本土资源让幼儿参与建构,投放了葫芦、稻草、麦秆、各类豆子等各种农作物材料)、作品展示区五个部分组成。

“建筑造型馆”由大型清水积木建构区、小肌肉建构区(乐高、螺丝螺母类)组成。

“小蜜蜂生活馆”由美食吧台(制作甜甜棉花糖、茶社、永和豆浆)、厨房用具区、操作台、品尝区四个部分组成。

“创意阅读馆”由图书阅览区、文字游戏区、图书医院、图书出版区、延伸区——娃娃小剧场五个部分组成。

   二、主题场馆活动的实施与开展

(一)活动内容与途径

在方案教学的理念引导下,以方案教学的设计发展思路来开展主题场馆活动。我园的主题场馆活动内容由两个方向展开,一是梳理统整——主题场馆成为支持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的实习场。二是顺势而生——主题场馆资源成为引发幼儿生成项目活动的来源。

1.梳理统整——主题场馆成为支持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的实习场

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在行动中学习、经验性学习是幼儿期重要的和基本的学习方式,主题场馆活动具有生活性、真实性、操作性,更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所以主题场馆首先成为支持班级主题探索活动的重要资源,成为主题活动开展的实习场。在班级主题活动确定后,教师根据主题情境脉络,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开发、选择适合主题活动实施的场馆资源,并对其价值、在整个主题活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利用主题场馆引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围绕主题使各场馆之间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

【举例】

中班《葫芦兄弟》主题活动

围绕主题计划,我们开展了如下场馆内容:美术馆——利用小农场收获的葫芦开展葫芦写生、葫芦涂色、葫芦线描活动,用KT板裁成葫芦形状进行装饰;创意阅读馆——自主阅读《葫芦兄弟》故事书、听《葫芦兄弟》有声故事、自制《葫芦兄弟小书》和故事表演《葫芦兄弟》;建筑馆——用清水积木、积塑搭建葫芦娃的家,用树枝和麦秆铺在积木上搭建妖精的家。

小班《动物朋友》

围绕主题计划,我们开展了如下场馆活动内容:建筑馆--清水积木动物园,小池塘,彩色砖头小农场;艺术造型馆--动物拼贴、 动物的家,鸟窝;创意阅读馆--看故事,听故事、有声读物、自制动物小书、手偶表演。

 2.顺势而生——主题场馆资源成为引发幼儿生成项目活动的来源

其次,我们充分挖掘主题馆资源,关注那些幼儿可以理解、可以参与、可以有所作为的生活情境和事件,深人分析这些情境和事件蕴含的教育和发展价值,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感悟孩子的需要点,激活孩子的敏感点,顺势而为,使主题场馆资源成为幼儿项目课程生成的重要源泉,成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努力使幼儿园课程成为儿童主动探究的过程,成为儿童不断获得新的体验的过程,成为儿童不断萌生新的学习愿望的过程。

【举例】

    小蜜蜂农艺馆生成的《水稻》项目活动

建筑馆生成活动:大班奥体

农艺馆项目活动:大班向日葵生长记

生活馆项目活动:中班《好吃的蛋》

(二)儿童主题场馆的使用管理

材料投放、辅助场景与时间安排

1、整体架构,统筹安排

(1)我们每个场馆都是有计划的整体架构,详见《各场馆材料投放、辅助场景及目的》

(2)时间安排上统筹安排,详见《11月份场馆活动安排表》

 2、生成预成,协同兼顾

(1)材料投放与辅助场景:支持动态性与发展性

活动方式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活动区域、材料上也是动态的,根据方案活动幼儿的需求,不断调整变化的。例如:前面小班《动物朋友》主题开展时,图书馆增加系列动物图书和动物故事。

(2)时间安排:固定灵活结合

每月由年级组长根据主题活动需要统筹安排孩子的进馆时间。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在方案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孩子兴趣和主题活动需要出发,不作硬性规定。可以冲击上午教学活动时间。

    三、儿童主题场馆活动建构与实践的收获与思考

   儿童主题场馆活动建构与实践以来对幼儿园的整体工作有哪些推进作用呢?我们的收获如下:

  (一)主题场馆与课程发展

1.为课程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2. 为课程实施拓展了新的路径。

3.初步形成了幼儿园个性化办园特色。

(二)主题场馆与师幼成长

主题场馆课程建构,以幼儿生活世界为基点,从幼儿的生活出发,顺应幼儿的经验,使课程生活化、课程经验化,更符合儿童的需要,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了幼儿的主体性成长

(1)在过程中丰富幼儿的体验。

(2)在探索中激活幼儿的思维。

(3)在自主中发展幼儿的个性。

(4)在合作中促进幼儿的交往。

2.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1)提高了教师关注儿童、研究儿童的能力。

(2)提高了教师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下一步的思考与打算:

在主题场馆活动实施与开展中,我们注重孩子的各种经验的获得,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希望教师思考解决的问题首先应是关注幼儿想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如何去做,注重幼儿的实践探索过程,让幼儿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体验,在行动中发展。但在场馆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到“以学定教”,有效转化组织者、聆听者、点拨者、牵线者、观察者、记录者、扶持者、合作者、教学者等诸多角色,使主题场馆活动以儿童为中心,更向幼儿靠拢;使主题场馆活动以儿童为中心,更加贴近幼儿实际水平;使主题场馆活动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更加关注幼儿个体需要。值得我们不断探究与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