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2010.4.15 王帝“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听课心得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0-05-03

    科学探究中教师如何指导,怎样指导才会到位?

    这可能是每位科学教师困惑和思考的课题,今天上午的四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四位教师虽然不能在短短的30分钟内给将课完整的展示给我们,但是他们却用实实在在的指导从不同角度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教师指导的时效性: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而不是教他们怎么做,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姚老师的课上,看到了她在设计实验和实验报告完善的指导上的用心,老师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老师有引,但是导的要更多一些,没有给人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

    四节课中我最欣赏的是陈晨老师的课,在他与学生轻松的谈话和引导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地接受了这个陌生的老师,整堂课上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大胆而机智的老师,对学生放的多体现了他的胆略,适时的导又体现了他的智慧,而且他的引导又有很强而又自然的目的性,更让我欣赏的是他的实验任务单的设计,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左边的实验记录,右边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拓展,这样的设计就是对孩子一种行之有效的再指导,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非常值得借鉴。徐晓春老师的课看似简单,实际上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非常麻烦的,但是他还是很顺利地带着学生在短短的30分钟内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有了收获,这堂课的默契能看出老师平时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扎实有效的。

    事实上,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行为往往也表现出对科学教师的极大依赖性。因此,在指导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时,科学教师的“扶”、“放”应有机结合,或先扶后放,或边扶边放,最终只有巧“扶”妙“放”,才能促成学生科学探究的真实有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