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反思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高丽丽
1.用教材教,有的放矢地展开
在研究教材、备课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了一句话 “用教材教,并非是撇开教材不谈。”要想备好课,首先要认真研读教学目标,仔细分析教材,深刻领悟编者的意图,然后去实施“用教材教”,在“用”字上下足功夫,绝对不是抛开教材的随意发挥。在反思我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用教材教”其实就是不断扩充和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环境的个性特征,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断被实现、被发展和被超越,也才能够保证孩子们能在科学氛围中更好的发展智力,发展思维,提高孩子们对科学探究、对科学课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再有的放矢地展开才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把研究活动向纵深推进。
2.以活动为载体,关注探究过程
“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会理解。利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游戏活动难度一步步加大,使学生在高度的兴奋中完成一个个游戏,在不自觉中达成教学目标,“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科学”。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分类的方法,更锻炼和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乐于探究、乐于合作的良好情感。
3.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新知
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4个游戏活动让学生成为主人,形式多样,有个人独立探究,小组相互探讨,集体共同研究,让新知识建构在个体独立思考和群体协商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强调动手做,更强调动脑想,“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与同伴的对话和交流中质疑、评价、反思,通过讨论,学生对新的认识更加完整、系统。在探究中竭尽所能激活学生思维和兴奋点,让学生以高亢的激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个性彰显的科学探究中,实现科学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