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2012.10.12四城区会课听课感想 金中实小 魏蔚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2-10-17

 

四城区会课听课感想

金中实小 魏蔚

10月12日,苏、锡、常、宁“四城区”科学学科会课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苏州、无锡、常州和南京的四位老师分别给我们上了四节非常精彩的课,本次会课的主题是科学概念的研究,下面就每一节课来谈一谈我的感想。

在第一节课《把固体放在水里》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认识到把物体放入水中会有沉和浮两种不同的现象,随后又带领学生研究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系,钱老师设计了精巧的实验,用试管和沙子分别来研究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和大小不同重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水里会发生哪些现象,这些材料的选择增加了实验的科学性,又解决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节课是我校许老师的课《声音的产生》,许老师的课之前在准备的时候我也听过很多次,而这次也是上的最好的一次。许老师首先利用我们自然科学馆里的自然环境(海洋的声音和鸟叫的声音)来导入本课,先让学生自己制造声音,发现声音产生的各种方式,最后由小探究活动让皮筋和钢尺发出声音,来发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随后的实验中,许老师又借助音叉的级联放大效应让孩子看到了物体的振动,并且发现振动如果停止,声音也就消失了,最后听声音的游戏又让孩子回到了生活中,声音可以传递给我们信息,我相信,经过这一节课,所有孩子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第三节课是苏州的任青老师《抵抗弯曲》,这是教科版六上的课,因为我们教材是苏教版,我们对内容也不是很熟悉,但是整节课听下来,任老师上的还是不错的。首先认识了建筑物的柱子和横梁,随后抛出问题:哪一个更容易弯曲?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知道是横梁更容易弯曲。在随后的实验中横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横梁弯曲的影响,设计的实验也是非常巧妙,用不同厚度和宽度的卡纸来代表横梁的厚度和宽度,用长方形的盒子代表柱子,并且把原来的六个小组分为十二个。增加了重复实验的次数,使实验更有可信度。

第四节课是无锡的骆老师带来的《水的浮力》,是教科版五上的内容。通过这一节课我发现教科版跟苏教版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关于水的浮力这一节课,教科版针对的是五年级,而且研究的更深,涉及到了计算浮力的大小,骆老师的钩码是用橡皮泥做的,在测出浮力来之后,继续用橡皮泥来研究如何改变物体的浮力,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这也是一个材料的连续使用。

通过这四节课还有各位教研员的研讨,我又收获了很多。在教学方法方面,在材料准备方面,在材料的选择,甚至是给出材料的时间方面,所有老师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感谢这些老师呈现给我们四节精彩的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