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2012.12.6日听课有感 河西分校小学部 高丽丽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2-12-11

 

12.6日听课有感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高丽丽

12月6日上午,我参加了南京市小学科学四区联片教研活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听完四节课,我受益颇多。

四位老师对教材进行有机处理的意识及对学习材料有结构运用的策略非常值得学习;同时也总结出,在概念建构类型的课中,要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生前概念的调研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再通过开展利用典型材料支撑的、富有层次梯度的典型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科学概念;此外,教师还要关注课堂细节,比如板书、过渡语的设计,因为它们是学生思维过程的梳理、研究结果展现的有效载体。

回顾自己平时教学,注重了探究式教学,忽视了概念的建构,学生参与时活跃,结束时孩子的收获到底有多少。听了这四节课后,我觉得在一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要有一个核心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成若干个子概念,让学生寻找身边的事例,通过他们自己的亲身体会,得出概念,通过汇总子概念,总结出全课的大概念。

听完这四节课,也让我体会到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以学生的前概念和探究能力水平作为教学的基础,围绕核心概念组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踏进科学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带着进入课堂之前积累的所有生活经验,包括他在过去学习和生活中看到的各种现象,形成的各种观念,以及他们个体的想法,其中有一部分与科学理论是一致的,有一些则是不一致的。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前概念,以学生前概念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设计和组织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主动转变错误概念、完善模糊不清的概念,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