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片区教研听后感
徐玉芬
这篇听后感是在我上完《摆》之后写的,所以在这里谈这一课更有体会。这一课是以实验为主,所以我花了不多的时间让学生了解摆的相关知识后,接着就进入实验程序,这次实验中,有些方面值得一记,在六个组中,能得出结论的小组不少,但是他们并没有仔细观察实验过程,甚至于浮于实验形式,依葫芦画瓢,深入思考的还少。有一个班,在几个因素中,我演示的是对摆的速度有影响的摆线长度,让学生自己做摆锤和摆角是否影响摆速,结果示范实验反而无形中影响了他们,很多组做出来的结果是都有影响,后来我改变了做摆锤不会影响摆速的示范实验,这难度较大,并且在这演示实验中还解决了很多学生自主试验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知道并不是只要做实验都会是有影响的因素,很多实验不是去验证,而是去探究,探究的结果应该是有两面的,可以是有关,也可以是无关,无关的实验反而成了难点,只有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还是能实事求是地做出结果。此时再来看程老师的课,在自己没上的时候来点评这一课,当时只能是浮于表面,体会并不深刻,只有自己上过之后,发现程老师能让学生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效地达成目标,足以说明准备得很细致。而我则因为没有备好学生,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走了不少弯路,同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要加大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甚至做完实验后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第二节课是张老师上的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课堂的前半段上得丝丝入扣,学生也听得非常专注,讨论更是各有见解,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一节课。这节课不是实验课,但却时刻在运用着实验的辩证思维,如果学生没有在平时学习中养成探究的能力,这节课上起来就会比较吃力,而这也是我们老师的职责——引导,张老师就是通过她精心的教学设计很好地诠释了“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