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1024听课感想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3-10-28

20131024日星期四,建邺区全体科学教师在金中实小听取了高丽丽老师和徐玉芬老师的两节公开课。对于我这个刚刚上岗不到两个月的新教师而言,这两位老师的课对我都有莫大的启发,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就说一下这两位老师最让我记忆深刻的部分。

两位老师在课题的引入方面做的都非常优秀,高丽丽老师通过“请学生喝饮料”这么一个活动,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当每位学生还沉浸在喝饮料的兴奋中时,他们已经在不自觉中自然而然被引入了课堂。实现了快乐教学,兴趣教学,这种教学引入方法给了我莫大的启发,熟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够在上课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了兴趣,那么接下来的教学也就变非常的容易进行下去了。“请学生喝饮料”这个活动对于本课的引入也是相当的成功的,原本“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是一节不太容易上活的课,如果准备不充分的话很可能变成一节教师满堂灌的说教课。但是在“喝饮料”这个活动的引入下,学生亲身体验了天然食物和加工食品的区别,对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容易接受。徐玉芬老师的课“导体与绝缘体”通过剪断一条简单电路中的导线,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这个引入方法既回顾了上一节课所学的简单电路的知识,又是这一节课内容的引入,把上一节课的内容和这一节课的内容联系在了一起,环环相扣,学生学习起来有熟悉感和递进感,课堂过渡的自然流畅。而后在学生提出来连接上剪断的导线之后,徐老师接着让学生们仔细的观察了导线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只有把导线里的铜丝连接上才能接通电路。学生自然发现导线内的铜丝容易导电,导线外的绝缘皮不容易导电。马上就能很轻松的过渡到“导体与绝缘体”的学习当中。

高丽丽老师和徐玉芬老师在课堂中实验的设计也是非常的巧妙,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在于试验中学生们的合作情况。高丽丽老师在每一小组的实验篮里都放了一张纸,纸上写明了每一位学生在实验里要做什么,每位小组组员都有自己的一个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当中,学生的参与感很强,同时更会意识到自己添加的添加剂会让饮料产生何种变化。徐玉芬老师的检测盐水是否导电的实验,虽然没有特意强调实验的分工,不过由于本实验本身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操作的实验,故而实验不是轻易能够成功的。所以小组里每一个人都在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灯泡不亮的问题,最后发现盐水需要搅一下,盐水均匀了以后灯泡就能亮了。动手实验的过程和发现方法的喜悦都让学生对本次课的映像更加深刻了。

总而言之,这两节公开课都是准备充分、设计巧妙,每节课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为一位新教师,我也对比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通过这次听课在吸取了这两位老师的上课经验之后,我希望自己的上课水平能更加熟练,争取向高丽丽老师和徐玉芬老师靠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