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10月23日南湖一小做中学实验课听课反思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10-26

这周的教研活动来到了建邺区科学组最为完备的南湖一小。在上午半天的活动中,我们听了两名年轻科学老师的做中学课,并听取了张秋原老师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改良的讲座。

首先来说一说听完两节做中学实验课的感受。两位老师上的是同一节课的不同课时。李海婷老师上的是《这些物体中有空气吗》第一课时,郭佳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学生观察水中的物体是否产生气泡,借此来判断这个物体中是否含有空气。第二课时则继续深究,探索气泡形成的原因是因为物体中有空隙,并与之前的空气一节课相呼应。让学生通过这样的两个实验更加清晰了解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有空隙就有空气的存在。

整节课下来,无论是李老师还是郭老师,他们指导学生预测和动手实验,发现并认知科学现象和知识。对课堂的掌控和对实验部分的细致规划是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的。尤其是自己编创的儿歌实验守则和汉语拼音在ppt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这对同样教低年级的我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年轻教师往往在教学的设计上和有经验的教师不会有大的出入,都是在课堂的掌控上会有明显的不足。做中学的课虽说内容简单,但是它授课的对象都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年龄小,课堂纪律与行为习惯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局面。这对新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以往的科学课是中高年级的课程,这已经是一个年龄和心理上的反差。今天的两节课上,两位女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细化的课堂奖励制度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可以看出一小的教研组背后付出的努力,这也是我们学校教研组所要学习和思考的。

最后听了张秋原老师的关于科学实验材料的改进的微型讲座。张老师向我们诠释了只要思想不堕落,办法总比困难多。她的几个实验材料的改进让我们体会到了她背后多元化的思考。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代替一些效果不好、价格昂贵的材料,让我们知道了其实科学实验就在我们的身边。

(本文由张超南京市陶行知小学官网直接推送至本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