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10月23日南湖一小听课感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高丽丽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10-30

10月23日我参加了南湖一小科学教研组承办的区级教研活动,观摩了由李海婷、郭佳两位老师执教的做中学课堂教学,对做中学的课堂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这两节课中,并不是说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就意味着学生想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学生可以探究的问题很多,教师就帮助他们聚焦到要探究的问题上来。在课堂上两位年轻的教师亲切地伸出手来,引导孩子们走上一条比较顺畅的、比较有效地学习已有知识,探索自然规律,综合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路。课堂上两位教师为孩子们搭建了“脚手架”,他们要自己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一步一步地成长, 如果不是一步一步地让儿童由浅入深地建构,他们学到的要么就是不正确的概念,要么就是老师要他们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两位年轻的教师还注重从了解孩子们已有的想法出发,设计的活动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充分的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后,再引导学生进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在探究的过程中,两位教师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科学探究的技能和良好习惯。让孩子们运用他们的感官,并用工具扩大他们对物体的观察能力,用实物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行为习惯。后面这一点很重要,科学研究证实了,同伴间的讨论能加深孩子们对别人权利的认识。那些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听取他人意见的孩子尤其有可能受益。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感觉能力、语言和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注重这方面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比较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两节课听下来,确实有很多体会与收获,做中学中的动手做并不意味着不动脑,也不意味着探究过程中每一点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而是要在孩子们经历实际环境和取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科学推理,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运用不同的手段扩充知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