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9.25晓庄一实小听课感想——新城小学魏海婴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11-25

吴时祥老师《地球的形状》一课,是在六年级科学教学中很有挑战的一课。因此,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课,怎样能让学生融进来,而不是让学生站在已经知道结论的想法上,将自己置身事外。

吴老师在这堂课里,把自己主角的位置让了出来,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孩子来讲述。在课堂上,吴老师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对小组的讨论内容和方向进行引导。在汇报的过程中,吴老师将语言的表述留给了学生,而把自己的激情留在了动作上。同时,吴老师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学生,带领着学生去体会古人们的想法和认知,试着去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存在的困难和经受的挫折与考验。

郑强老师的《七色光》则是另一种类型的课,课程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知识点对学生讲解清楚,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郑老师用手电筒通过滤光纸,制造出其中单色光,然后再将七种单色光重合在一起来替代教材中七色陀螺光还原的实验。由白光分解成单色光,再由单色光合成白光,这样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匠心独具。

听完这两堂课,很受启发。面对常规教学,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把课堂让给学生去发挥,营造一个能使学生绽放精彩的课堂氛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