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好的品德课真的很难
晓庄一实小 王小蕊
我就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简单说几句,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听完六节课,我觉得这六节课还是都不错的,至少孩子在这些课上都动了起来,都讨论起来了,都动脑子去反思了,实在要提的话,也就像教研员讲的一样,怎样在动情、晓理、导行的时候做到无痕,这个要求可是非常得高啊!这可是艺术性的问题了。
老师其实更像个导演,还是自导自演,课上出来要兼顾科学性、观赏性及深刻性要让人听完有所回味,这味道最好绕梁三日。
第一,是教育无痕,那课肯定不能给人感觉是设计出来的,所以一定要简单。
其次选取的切入点即动情、晓理的材料一定要经典或者有创意同时还要符合该学龄孩子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触动孩子,就像是看电影一样,感动人心的电影表面都是朴实的,但某个巧妙地细节设计却能直触人心引发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有丰富的内涵和底蕴,知识面、兴趣都要很广。
再次还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同时还要兼顾情趣,就是课件制作、音乐选择、道具制作等等要抓人眼球,有新意,有想法,这样才能吸引注意,上出品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精练、意思要明确。
第四,各个环节要紧凑连贯。如何做到紧凑连贯,我觉得情景法不错,把整堂课设计成一个情境,在这创造出来的情境中引导孩子们去讨论去实践去感悟。
综上所诉,上一节好品德课却是相当难的!孩子良好的品行的形成,不是一两节品德课可以造就的,它涵盖的面太广了。说大了,其实它和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道德素养有着深层次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