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有效整合教材促孩子社会性发展——听《从世界看中国》有感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1-12-14

有效整合教材促孩子社会性发展

                      ——听《从世界看中国》有感

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   戴春晴

参加了“南京市小学品德学科青年骨干教师成长观摩活动”,聆听了新城小学的袁君侠执教《从世界看中国》,我感触颇深。袁老师的课堂设计颇具匠心,从促进孩子社会性的角度出发,对教材大胆进行了重组,甚至将小学阶段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课堂显得从容而大气。

与孩子一起经历着精彩的课堂,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角色,几多收获几多喜。

一、深情的歌声在萦绕

师:“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歌中唱到了“地球村”,能说说你对地球村的了解吗?

生2:……

《我和你》的视频欣赏中,孩子的兴趣已经完全激发起来了,再由歌词顺势引入 “地球村”,这样的导入处理比较入孩子的心,也给我们听课老师以享受——深情的歌声在萦绕,流畅、有效的导入也在彰显执教者的匠心。

二、整合的魅力在显现

1、有效达成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

《从世界看中国》是六下的第二课,教材有三个板块:中国在哪里;哇,这里太美了;我们的邻居真不少。袁老师在这节课中对“中国在哪里”“我们的邻居真不少”这两个板块充分的涉及,让孩子对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对中国的邻居也有了了解——有效达成了知识层面的目标。

“中国在哪里”这个环节,袁老师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师者手执地球仪问孩子中国的地理位置后,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说说中国在地球村中的位置。小组合作很有效,每组一个地球仪,孩子们说得饶有兴致,他们对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接下来的“考考你”的环节中,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题目都没有难倒他们。

2、大胆整合教材

这节课上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袁老师对教材大胆的整合,让孩子以一个世界公民的视角来认识中国。古代中国的强盛,近代中国的落后,现代中国的繁荣——在“走进中国近代史”这个活动中生动、翔实地呈现。

师:有一位名叫马戛尔尼的英国公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它打倒在地。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生1:这句话是说咱们中国太落后了。

生2:这句话是说中国表面强大,其实没有多强的实力。

生3:……

师:那这句话说得可能是中国的什么时候呢?

生:可能说的是清代,因为当时的清朝政府特别腐败。

师:有可能,那说起清朝,不得不提鸦片战争,你想到了什么?

生:……

师:鸦片战争,割地赔款(ppt出示诸多不平等的条约,触目惊心。)你想说什么?

生:落后就要挨打!

师:是的,落后就要挨打!难道中国一直就是这样的泥足巨人吗?

生1:不是,我们中国古代有伟大的四大发明。

生2:明代的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是医学史上的著作。

生3: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

师:是啊,中国古代取得的成就真的很多,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资料袋,请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咱们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交流分享古代各项成就的时候,古代中国的强盛已经潜移默化地根植与孩子的内心了。“强盛、繁荣、昌盛”,孩子们内心的自豪感已经油然而生。

师:古代中国如此强盛,那现在的中国呢?课前请你们收集了资料,咱们来分享分享吧。

生1:天宫1号

生2: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2014还将在我们南京举行青奥会。

……

就这样,老师在和孩子对话的过程中,非常智慧地引领了孩子,让孩子对近代中国的落后,古代中国的强盛,现代中国的发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加上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图片,直观的古代GDP统计图,一目了然的数据,孩子们的思想穿梭在古代、近代、现代之间。

孩子们站在一个世界小公民的角度,对中国有了一个全景式的了解。而这得益于老师对品德教材的重组与整合,老师大胆地将历史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这节课教材上是没有涉及历史这一块的,老师舍去的是“哇,这里太美了!”这一环节,这一环节在“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中已经有所涉及。老师大刀阔斧地舍弃,而增加了关于历史的内容。这一点的重组与整合就课堂上孩子的表现来说是极为成功的,促进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因为要想让孩子们从世界看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才能真正走近中国,了解中国。

三、辩证的观点在养成

“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它打倒在地。”马戛尔尼这样评价中国,你怎么看?

“近代的中国是落后的,屈辱的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中国的尊严遭受了践踏,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古代的中国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甚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郑和远航就增进了与其他国家的友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了很多的疑难杂症,给世界医务工作者以启迪……”

“现在的中国也是日新月异,像一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交流中、碰撞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辩证的观点正在养成,“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它打倒在地。——马戛尔尼”“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憾世界。——拿破仑”。孩子们已然明白:如何看待中国,要根据当时的现状作出合理的评价,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四、浓浓的感情在迸发

从世界看中国

科技    文化     政治  经济

古代                繁荣昌盛

近代                封闭落后

现代                稳步发展

老师手指板书,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生2: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生3:我们中国现在发展迅速,我长大后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

师:(出示《少年中国说》引导生读)

慷慨激昂的朗读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浓浓的爱国情在迸发。并且再回顾之前的的教学环节,这样情感迸发的细节有很多。如:中国的两弹一星的研究速度之快震惊世界,孩子们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祖冲之的圆周率的发现较欧洲早一千多年,孩子们那是何等的以祖冲之为荣……

正是因为有了对本课的深入研讨,袁老师才能够在落实“了解中国地理位置,明白中国邻近国家”的知识层面的目标上,又重新整合了教材,融入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相关知识,让孩子能够站在世界公民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中国,让浓浓的爱国情在悄然中迸发。如何解读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一些地理性、历史性题材,袁老师重新整合教材的做法将给予我莫大的启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