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建邺区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5-09-18

◆指导思想

本学期,根据教育局和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重点,品德学科将以小学各年段学科核心素养——“公民能力的培养”为研究主线,进一步加强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程实效,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全方位服务学校和区域教育。

◆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重点: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公民能力的培养”

2.依靠四个抓手:课题研究、项目改进、队伍建设、质量过程性管理

◆主要工作

1. 课题引领,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制定学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公民能力”的研究,与市教研室提出的“基于标准的教学”相融合,将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课程标准结合,科学地细化公民能力的各项能力,努力制定各项能力在各年段甚至各年级的发展指标,并以此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之一,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公民。

通过课题研究,推动教师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层思考,加强自身的研究能力,在市级层面展示区域研究进展,收获相关的成果,如公开课、论文、子课题等,获得专业的成长;通过课题研究,明确本课程在能力培养方面能够给予学生的可为之处,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成为合格的公民。

2.项目改进,探索项目与课程日常教学的高效融和

借公民项目实施十周年之际,结合省市的总结活动,盘点本区域前十年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实践项目的成果。积极申报省、市级公民教育优秀项目(14-15年度)、优秀案例(近两年的项目均可申报),为前阶段研究做好总结。

借市里公民项目十年总结、反思、探索之际,结合本区“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的研究,探索将公民项目的实施目标与先进、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融入品德课程的日常教学中的途径。

3.队伍建设

(1)稳步推进队伍发展,形成多层次的骨干教师发展梯队,总结吸取区学带评比的经验教训,为明年区优秀青年教师的评比提前做好准备。

(2)积极为教师创设平台,为市学科带头人、能级认定等评选活动“搭梯筑台”,鼓励教师主动发展,自我定位。

(3)以赛促发展。配合市级的《金陵文化》赛课及教材修订,促进教师对《金陵文化》地方课程教学的自主思考,提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能力,关注社会知识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4. 加强质量过程性管理

(1)提升服务性视导、评价性视导效果。继续倡导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提升质量。

(2)加强校本研修的规范性管理,做到一校一主题,定人定时间,注重研修质量。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建邺区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安排

 

 

周次

工作内容

1    8.31-9.4

市里教研员例会

2    9.7-9.11

9.8学期初教研组长工作会

3    9.14-9.18

 

4    9.21-9.25

区学科核心素养项目研讨(小组成员参加)

5    9.28-10.2

29日上午品德学科学生网络素养研讨活动(江宁龙都中心小学)

6    10.5-10.9

 

7    10.12-10.16

区级主题教研

8    10.19-10.23

区学科核心素养项目研讨(小组成员参加)

9    10.26-10.30

三区联片(暂定) 地点:雨花区  争取采用低年段新教材

10   11.2-11.6

 

11   11.9-11.13

 

12   11.16-11.20

区学科核心素养项目研讨(小组成员参加)

13   11.23-11.27

小学品德学科中学生公民能力培养市级研讨活动(建邺区)

14   11.30-12.4

 

15   12.7-12.11

公民教育十年回顾活动(南京力学小学)

16   12.14-12.18

 

17   12.21-12.25

市级《金陵文化》赛课

18   12.28-1.1

区学科核心素养项目研讨(小组成员参加)

19   1.4-1.8

区级主题教研

20   1.11-1.15

 

21   1.18-1.22

 

22   1.25-1.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