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小学方艳老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区联片教研活动中开设公开课
2017年12月12日上午,南京市建邺、秦淮、雨花三区联片教研活动在南京市瑞金路小学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秦淮区教研员主持,南京市教研员罗嫣才老师与建邺区、雨花区教研员共同出席参加本次活动。
在前一周的建邺区教研活动中,在区教研员徐老师的带领下,建邺区的品德骨干老师们共聚一堂,从科学性等综合因素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技术等融入品德教学,老师们深受启发。因此,在此次活动中,我区陶行知小学的方艳老师选择了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家人的爱》一课,从儿童视角出发,将心育等因素结合教学进行设计。
教研活动开始,南京市陶行知小学的方艳老师执教的《家人的爱》通过引人入胜的绘本故事——《爸爸的围巾》开篇,带领孩子们寻找自己身边爱的象征物,在自己的名字中寻找爱,在家人平日的照顾中寻找爱,感受家人之爱的无处不在。在课的后半部分,通过几个情境的导入和动画短片的欣赏,引起孩子对“爱的困惑”的思考。原来,家人的爱不仅是对我们的照顾、宠爱和保护,更是对我们严格的要求和美好的期盼。
第二节课是南京市吴老村小学蔡倩倩老师带来的《早睡早起》。蔡老师巧妙的运用护士阿姨的话展开本课,既与孩子们讨论了早睡早起的好处,还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改掉“拖延”的坏习惯。
第三节课是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的杨敏老师的《讲文明,懂礼貌》。杨敏老师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可爱精致的板书,引导孩子了解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用语。运用用“演一演”的形式,让孩子切身体会文明礼貌带来的好处。
最后一节课是南京市瑞金路小学的朱红霞老师带来的《做诚实的孩子》。借助道德两难情境的讨论和耐人寻味的小短片,朱老师引导孩子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以及撒谎带来的麻烦。
四节课结束后,南京市品德教研员罗嫣才老师作出了精彩的点评。首先,她高度肯定了四位老师的精心设计和生动呈现。同时,她提出问题应源于孩子的生活,从孩子的生活出发去设计,才能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信息员:丁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