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共生活,培养公共意识
——建邺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在致远外小举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11月13日,虽已深秋,阳光却温暖,建邺区道德与法治老师们齐聚致远外小,开展主题为“关注公共生活,培养公共意识”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金雅珏、张璐和倪卫娟三位教师执教,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静老师带领老师们全程参与。
徐老师首先对即将展开的三节课,及现阶段教材与教学理念做了简短的梳理和介绍。而后由金老师执教二年级的《大家排好队》,课堂伊始老师就创设了上台领礼物的情境,将孩子们争抢礼物,忽视排队的现状真实还原,由此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自由表达对为什么要排队、怎样排好队的看法,并在实际联系中深化了排队的意识,整个教学设计浑然天成,不留痕迹。
第二节张璐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交流“邻居”的话题,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从孩子身边熟悉的邻居入手,逐渐将生活领域扩大到社区,并通过生活中典型的三个事例,让孩子在思辨中生成邻里间应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意识。有些孩子对物权法的概念产生疑惑,张老师放下教案与孩子们共同思考,与教学内容达成情感的默契。理想的教学应当是不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这比师生共同解决了一个问题的结果更有价值。
最后一节课由倪老师和孩子们共话“班级中的岗位”,虽然不是新教材,但是倪老师也讲这一课上出了新鲜的活力。她与孩子们分享着承担岗位中的酸甜苦辣,尤其在孩子们自排自演的话剧中,悄无声息地开打了心灵的一扇窗。让学生明白苦恼的来源以及解决的办法。倪老师的亲切和敏锐的判断力,让课堂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课后,全区老师们围绕着三节课例交流碰撞,在思考与交流中启迪收获。
最后徐老师和老师们分享了教育家卢梭的思想。或许,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更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也最有可能和机会让孩子们身心自由发展。作为这一门学科的老师,肩有重任,更有操守。孩子,我们一同成长!(信息员:张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