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金秋岁月长,德法育人满庭芳。2023年10月20日,在市教研室“追寻一节好课样态”的大教研主题下,建邺区以“对《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指导意见》的深度研读和实践探索”为活动主题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有《中小学德育》杂志社毛伟娜主任,南京市教研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罗嫣才博士,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静副校长,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杨树亚书记和赵岚副校长,以及全区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言欣老师和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周易凡老师分别带来两节课例展示。
言欣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通过课前研学调查、实地探访、课堂小组汇报、课后制作物产名片等活动贯穿课堂,激发学生作为南京人的自豪感。
周易凡老师执教四年级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第一课时,周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仅引领学生感受广告的数量众多、形式丰富,由此体会广告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特点,还从不同角度了解了广告的强大功能。
接着,南师附中新城小学的袁君侠老师和罗敏老师分别带来主题为《以思促行:让〈课堂教学评价表〉落地有声》和《 知行合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的讲座。
袁老师结合两节课,从研读课标——上出学科性、整体设计——上出年段性、对照评价——上出时效性三个方面,分享了对评价标准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个指标的探索与尝试。
罗敏老师则结合两节课,从教学方法、价值引领和教师情怀三个方面介绍了我们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养”三项指标的理解。
两节课后,《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的毛伟娜主任从课前研学单的设计与使用,学生真问题的了解与引导,教师专业写作的建议和思考三个方面给予大家细致而专业的指导,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南京市教研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罗嫣才博士对两节课的作业设计和探究方法给予肯定,对校本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对未来课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提出更高要求,更对思政教师提出专业发展的期望。
活动最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静老师为本次活动做总结。
相信在新课标和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指引下,通过老师们积极主动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德法好课的样态会越来越明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