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英语

建邺区“创新 儿童的学习生活” ---小学语文、英语、美术、信息、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956

发布时间:2023-05-19

  为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3年5月17日上午,由建邺区教育局、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处主办,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和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分别承办的“在‘双新’‘双减’背景下,‘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隆重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建邺区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肖大明,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季慧敏、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相关学科教研员、各小学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及各学科骨干教师。本次活动共展示了小学语文、英语、美术、信息和道德与法治五个学科,分别有两位特级教师、两位市学带、三位市优青和八位骨干教师展示,展示教师中有两位是一把手校长,多位副校长。课堂展示后,各学科都邀请了外区特级或市学带进行了课堂点评。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点评,都精彩纷呈,给全区教师送去了一场教学盛宴。

语文会场

第一节课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校长季锋老师执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季校长以读促学,课堂教学紧扣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特点,生动地教给学生读小说的方法——把握文字懂情节,感受人物靠细节。第二节课是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副校长赵爱珍老师执教的《手指》。赵校长从《手指》这篇课文幽默、风趣的行文风格入手,借助音乐、漫画等教学支架,巧妙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和个人的生活经验体味课文语言的趣味和意味,真正实现了读写结合。第三节课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华山路小学校长刘荃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刘校长循循善诱,先带领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而后抓住课文中的转折性构段,引导学生在体会文章的一喜一忧之间,产生紧迫感、危机感。

课后,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特级教师刘红老师进行了点评。她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对三位执教老师的素养高度赞扬,他们真实地展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刘红老师提出了两个关键词——“儿童生活”“学科实践”,她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生活出发,学科素养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


英语会场

第一节课由建邺区学科带头人、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叶文天老师执教的《Were twins》。叶老师借助Mike的家谱带着学生走进课堂,课中穿插展示孔夫子的家谱,让学生感知家谱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并自然过渡到制作学生自己的家谱,环环相扣,在实践中内化核心语言点。拓展环节绘本的融入,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输出,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节课由建邺区青年骨干教师、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戴欣怡老师执教的《Seasons》。戴老师以“争做城市解说员”为主题创设情境,通过了解季节、谈论季节的相关信息、为宣传片写解说词及为宣传片配音四个层层递进的任务串联课堂,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创新中生成一份份生动、富有情感和温度的金陵四季解说词。第三节课由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师附中邺城路小学的王若君老师执教的《Birthdays》。王老师的课充分挖掘了文化育人价值,读中环节渗透了中国优美的生日祝福语,读后环节补充文本拓展其他国家的生日习俗,文化碰撞中坚定对本土文化的自信。王老师也不忘提醒学生了解并记住父母的生日,常怀感恩之心,将育人目标内化于心。

课后,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三牌楼小学的陈冰老师对三节精彩的课例进行了点评与指导。她指出,一堂好课应该要有学生快乐的声音,有老师激励的声音,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还要有教师的科学引导。

最后,建邺区英语教研员张丽宁老师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希望英语教师们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学习和儿童生活经验相碰撞的学习为逻辑起点,真正实现“创新儿童学习生活”。

美术会场

第一节课由莲花实验学校教研组长张涵老师执教《对比的艺术——扎染》。张老师以服装设计师为情境导入邀请学生共同完成扎染礼裙的制作,师生共同完成了礼裙的制作,呼吁大家成为文化传承小使者将扎染工艺传承并发扬下去。第二节课由建邺区优秀青年教师、新城小学南校区王慧老师执教《青铜艺术》。王老师通过考古发现、玩转色彩、视频欣赏等互动环节,带领学生感受到了青铜器的色彩美、造型美、纹样美,让学生在画中学、乐中学。第三节课由区学科带头人、南外河西一附小章煜老师执教《干干家务活》。章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层层游戏大闯关,打卡干家务活小妙招,做生活的小主人,最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一幅属于自己的《家务劳动图》长卷,学着画家的方式再现了自己的劳动场景。

评课环节中,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张红老师用 “细腻”“轻松”“融洽”总结了三位老师的课。她肯定了老师在选题和讲解过程上的细致,抓住了教学重点融洽的课堂。

最后,建邺区美术教研员丁圆圆老师对本次美术展示活动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老师们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老师们保持对教材和新课标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力,加强自身对教学知识的融通与理解,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指向,真正体现美术教育始终站在儿童的视角,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

信息会场

第一节课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建邺区优秀青年教师陈珍老师执教的《探数字身份,解编码规则》。陈老师通过教师的数字身份以及三个任务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数字身份。三个任务都注重引入学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和实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学以致用。第二节课新城小学南校区建邺区优秀青年教师王宁琳老师执教《我的数字身份》。王老师创设了“制作图书卡”这一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她给予学生充分的探讨时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成,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不断为学生创造新的认知冲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三节课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李有翔老师执教的《探秘“一笔画”》。本节课按照“生活体验”——“规律探究”——“算法描述”——“程序验证”——“应用拓展”五个环节展开。选择了处理“图”较为直观的Python语言进行程序的验证,实现从原理到程序的迁移,让学生体会了算法的优势。

课后,南京市信息学科带头人薛元虎老师对本次活动及三节课进行了点评。薛老师首先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赞两位年轻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教学仔细严谨,有趣的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李特的课行如流水,与学生的交流自然。注重具象内容和抽象内容的关系与平衡,兼顾三个层次的要求,引导从多个方面熟悉程序,在推导数学原理的过程中,采用类似科学课程中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这是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一种实践。

道德与法治会场

第一节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袁君侠老师执教《网络新世界》。袁老师从大家熟悉的人工智能助手“小爱”导入,带学生认识了各种联网标志进入网络世界探秘。最后,袁老师出示了国家颁布的网络保护的法规,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使用网络。第二节由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严芳老师执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严老师从国旗导入,让学生知道1949年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接着,严老师围绕“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话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明白了中国人民逐步享有了政治权、受教育权以及土地所有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最后,严老师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人们都是以哪些方式纪念新中国的的成立的,学生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人民的重大意义。第三节课由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陈蕾老师执教《多元文化 多元魅力》。陈老师从学校的特色——武术导入,告诉学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指导学生根据研学单从舞蹈、礼仪、建筑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最后,陈老师播放了冬奥会的视频,让学生说说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会产生哪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学生们再一次感受到多元的文化,多样的魅力。

课后,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陈桂校长进行了点评。她指出教学要以素养为纲,生活为源,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本次执教的三位老师都体现了很高的素养,三节课都有明确的政治站位,都设置了探究性活动,都体现了学科的价值追求。

总之,本次课堂展示活动立足于“双新”“双减”的背景,强化学科实践,将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积极建立并加强儿童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发展儿童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学习生活,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范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