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英语

打破文本壁垒,回归真实生活

来源: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 雍雅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11-06

1015日得知有在盟区内开设绘本阅读课的机会,在组长的争取和同事的鼓励下,我有幸接受这一挑战。在这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内,我们教研组共同经历了从挑选教学内容到反反复复推敲教学计划这一痛苦却令人成长的过程,然而等到这节课真正落下帷幕,它却带给了我更多的思考。

起初选择的五年级第三季绘本《Hey Piggy》文本虽然较为简明易懂,却由于具有浓厚的抒情导向,担心学生未曾经历过类似的情感体验,难以感同身受而在我有了大体思路以后被否决,这也让我初步认识到了绘本与学生之间有或深或浅的隔阂。重新阅读了剩余文本以后,我又挑中了三年级第三季的绘本《Luke’s blue box》,从内容上来看,主人公Luke由于个性特征受到同学嫌弃,但仍然在其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的心路历程许多学生多多少少应该会有直接或间接经验。在确定教学内容以后,除了认识理解文中重难点生词句,理解整个故事以外,还定下了能够正视自己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互相帮助的情感目标。

在数次试上和11.1日正式开课后,回顾教学设计,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我改进。

一、 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上课前的热身活动,根据学生以视听觉较为敏锐的特点,选择了一首歌曲来活跃课堂气氛,歌曲以《If you are happy》为曲调改编歌词,点明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的主题,旨在为整节课的情感目标得以实现打下基础。但我忽略了学生面对台下诸多观课教师的紧张和与新教师之间的陌生需要迅速进行情绪磨合,尽管学生对歌曲内容不熟悉,但也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拍手打节奏的方式,甚至引导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一同小声跟唱,以求在短时间内消除学生之间的陌生紧张感。

随后的导入环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请他们猜测蓝色盒子里面的物品,除了给与图片提示,在请学生回答时,还可以询问学生的姓名,并对其猜测给予肯定,例如,“Peter what a good idea!”“Alice, maybe you are right!”互通姓名是相互熟悉和了解的第一步,给予鼓励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举手发言的积极性,为接下来良好的课堂思考表达氛围打好基础。

二、 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诚如不吝赐教的韩佩玲老师所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应该根据一条故事主线顺延而上,而非以阅读任务为导向,否则学习过程会显得平铺直叙索然无味。而这个故事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稍显复杂,在教学之前教师手续爱你要做的就是解读,如何提取关键信息,让学生观察图片,清楚理解故事。本课应该要抓住Luke做事缓慢的特点,学生的表演贯穿其中,并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强化多点耐心,给他时间,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可以帮助到别人。

当学生听完录音以后可以请个别同学表演,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慢这一特点,还可以问问学生这样好不好,来让学生理解后续故事中Dan的不耐烦。

当学生观察完受伤又无助的Luke时,可以请学生来扮演再说出内心真实感受,教师来扮演Dan,请其他学生来当Mr Frank并强调“Be patient.  Give him some time.”同样,当后续Luke准备修理Dan坏掉的手表时也可以再表演一次,来达到理解和包容行动缓慢的人,给予鼓励的情感目的。如果让学生频繁对不同角色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就很容易陷入思维混乱,尤其三年级孩子还不太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多次的角色转换。

三、 拉近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文本给予学生学生,但又进行了一定艺术加工,因此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壁垒。如何将学生带入文章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文本感受理解至关重要。对于这一点韩特也给出了有效的建议,那就是设置悬念,请学生对文本走向进行预测,预测完毕之后再回到文本进行验证,将学生生活与文本故事进行互动,而不是仅仅为了表演而表演。

在故事中Luke较为沉默寡言,在很多场景里悄无声息,这时教师就可以请学生开发文本,如果你是Luke,当别人不信任甚至嫌弃时,你会希望别人怎么做,你自己又可以怎么做等开放性问题,再进行阅读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做的,仅仅是寻找答案不能够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消除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壁垒毫无帮助。

另外文本中的生词学生可以借助观察图片来理解,教师不用逐词逐句教授,这会让文本细碎,结构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本节课还是应该要抓住关键事件,进行模块化处理,让学生对文本脉络有明确认知。

绘本阅读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深得学生喜爱,教师也应当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打破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壁垒,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和创建学生活学活用的机会,让阅读回归到学生的真实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