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英语

学科核心素养下,指向深度学习的“科技+”课堂教学研究

来源: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孙小雨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03-12

为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研渠道,根据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和安排,创造相互开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研环境,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教研工作的新跨越。3月7日在建邺实小,开展了学科核心素养下,指向深度学习的“科技+”课堂教学研究,三位老师借助借助希沃(seewo)软件的多媒体交互白板工具,为我们带了三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最后,张丽宁老师我们带来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收”与“放”》的专业指导。

第一节课是由建实小学的赵志慧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译林5B第五单元《Helping our parents》的story time。(见图1)

赵老师利用brainstorm 的方式让学生开展 What can we do for our parents? 相关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使用本节课会学到的词组,这说明学生有一定的预习。赵老师这节课环节创设流畅、紧密,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非常生动自然,整堂课的课堂氛围非常舒适,节奏的把握和操作环节的导入、学生的积极配合都让人感觉到赵老师及其团队和孩子们对于此次教研课的无比重视。在对课文的把握这方面,赵老师采用了读与配对、看与回答、听与回答、读与完成表格、纠错与跟读以及配音等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无形中反复操练了相关句型篇章。赵老师的板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文章主要采用了“in the morning”以及“in the afternoon”两个对比时间段中各个人物所做的事情,在板书中,赵老师也很清晰的分成两个板块,清晰明了的板书也作为学生在“输出”环节中复述课文的依据和帮助。最后,绘制爱心形状的板书,也与情感教育“helping others”呼应。整堂课中,赵老师利用seewo白板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有趣的选取、认读单词、制作思维导图等等精彩活动。

第二节课是由我们学校(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杨滕晶老师带来的译林3B 第二单元《In the library》的Story time。(见图2)

杨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利用自己学生的视频介绍作为引入,激发了当堂课学生的兴趣,也为整个课堂设计了真实的情境。在教授library多个音节的单词时,杨老师采取了从学生已知单词中提取相关音节,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单词发音。角色扮演、分组朗读、小组齐读、一人带读等多种方式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杨老师的板书也细心考虑到与教材的一致性,将教材中的图书馆背景展示到黑板上,让课件、板书、教材形成统一。

第二节课是由南外河西一附小的舒馨娴老师带来的译林3B 第五单元《How old are you?》的Story time。(见图3)

舒老师的教态得体大方,设计的课堂环节形式多样,设置的情境真实并贴近学生生活。围绕let’s go to Hamleys 主题通过歌曲《The wheels on the bus》将各个场景串联,学生在愉快的歌曲中跟随老师来到不同的场景,对于三个不同主题 age animals toys 进行横向对比,归类完成表格。学生自由朗读表演环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舒老师设置了难度不同的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在最后的表演环节,舒老师设计了学生带着不同年龄的朋友去玩具店买玩具,与开头设计的场景相呼应。

本次教研活动的最后分享和总结环节中,张丽宁老师我们带来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收”与“放”》的专业指导,张老师从多媒体手段的不断演变,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张老师提出所谓的“放”即是多媒体手段、形式的多样化,所谓的“收”一是多媒体使用的“度”,二是媒体资源使用的“度”,三是素材使用的“度”。相比较大家易于理解的放,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收,更值得我们反思,教师在课堂上基于教学内容应该合理选用多媒体,抓住教学时机,适时选用多媒体,配合媒体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最后,在南外青奥村小学周培蓓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大胆穿越,设身处地感受多媒体对教学的帮助,同时也引发对多媒体使用度的思考。

科技高速发展,在借助希沃(seewo)软件等多媒体交互白板工具,以学定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更加精细化地了解学生,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获得成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