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在课堂中,教师通过不同梯度、不同形式的复习活动强化与巩固已学知识,发展学生综合语用能力。教师在复习课中应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
在本次的盟区复习课教研活动中,来自不同学校的三位教师先后为我们展示了三节条理清晰、设计精巧的单元复习课;各校教研组在课后进行分组研讨、畅谈三节课的可取之处与可提升之处。最后,教研员张丽宁老师及盟区首席周云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与总结。
通过此次的教研活动,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与感想:
一、避免教学流程模式化,增加教学灵活性
模式化通常指的是教学过程的模式化及教学策略模式化。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应避免以割裂的任务教学,而应将本单元重难点进行合理整合。我认为,在课堂中使用一条主线,合理贯穿本单元重点内容的方法合理且高效。一课,教师采用e-friend一词贯穿,通过复习王兵的网友Peter引出Peter的网友。在介绍Peter的网友板块,教师通过欣赏视频、听音猜国籍等方式,对本单元涉及的其他几国语言、著名景点等人文知识进行拓展。学生在复习课中有所得,语言素质及语用能力在不同活动中也得以提升。
二、设疑解惑,关注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分为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高年级教师应通过不同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如:提问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问评价性问题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等。< Better Nanjing Better life>一课,教师多次抛出What do you think of ...?一问,通过师生交流、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最后的Let’s design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设计海报、创编韵律诗、设计环保标识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交往能力。
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如此学生敢问、想问、乐问。单元,班级内不少学生没有网友,相信部分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惑:Why do we need e-friends?我认为,可以不妨设置提问环节,引导孩子大胆发问。当然,这一问题可再次交还给学生,由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信学生的回答定会十分精彩。
三、基于文本,整合教学资源
通过不同板块的学习,学生已能熟练掌握本单元重难点。在复习课时,教师应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复习课,学生能综合运用语言并实现各单元知识的自主整合与归纳。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准确把握文本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设计,尤其是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应基于文本,并高于文本,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图式进行适当拓展。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三节课< Better Nanjing Better life>对垃圾分类进行了阐释,并操练句型We should put ... in ...学生通过阅读生动活泼的图片、教师的言语阐释及根据已有信息合理猜测等方式,对垃圾分类及环保的概念有了更深刻、准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