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由建邺区教育局主办的“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数学专场)在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建邺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刘艳主持,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凌、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姜华、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臧楠楠进行课堂展示。活动特别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师干训中心魏洁主任进行点评,全区各小学分管教学的校长以及数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第一节课由王凌老师执教六年级《认识百分数》一课。王凌老师的课堂教学从思考“百分数是什么,为什么要学百分数”引入,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接着,学生围绕“罚球水平”开启讨论,逐渐感悟到“生活很多事情的标准在判断时要看两个数据之间的关系”。随后,在一个个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自然生发出“能否设定一个数作为比率的公分母”这个问题,并在进一步的讨论中辨析、认识、理解百分数。最后,王凌老师带领学生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语言来观察现实世界、描述现实世界。整节课王特从数据来源、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的选择和推断三个方面带领学生一步步感受到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不仅台上的学生收获满满,更让台下老师对百分数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节课由姜华老师执教五年级《复式统计表》一课。本节课从数说南京“气质”出发,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导学生在分析南京近年来空气质量数据中发现单式统计表的不足,并给予了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接下来,通过展示小组成果,在交流、比较中逐步优化和完善,形成了复式统计表。整节课上,姜华老师以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循循善诱,不断启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整节课的学习气氛宽松愉悦、井然有序,获得了一致好评。
第三节课由臧楠楠老师执教五年级《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 。臧楠楠老师带领学生站在数学家皮克的视角,开启钉子板上图形面积的研究之旅。学生依照以往的学习经验,从简单的、规则的平面图形入手,提出钉子板上的多边形面积可能和边上钉子数有关、也有可能和内部钉子数有关的猜想。结合直观的图形和表格中的数据,学生初步发现其中蕴藏的规律。臧楠楠老师并不满足于找到规律,更是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面积计算方法,说明规律背后的原因。在简单的、规则的平面图形探索结束后,臧楠楠老师又组织学生研究起更加复杂的平面图形,小组合作探究后,学生得到了结论。虽然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探索的热情却是无限的,学生将带着热情、带着探索的方法走出课堂,走进下一场规律的探索。
三节课后,江苏省特级教师魏洁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魏洁老师指出,王凌老师的课堂让学生感到亲切又烧脑,看似书上熟悉的内容,被学识丰厚的王凌老师分解成生动的知识、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不由的产生崇拜之情。第二节课姜老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讨论,给学生带来了知识和思想上的振动。第三节臧楠楠老师的研究课给在座听课的老师们对于真实的生活教育和理性的数学教育如何有效融合产生了启发。
最后,建邺区教研员刘艳老师肯定了本次活动主题的研究价值并鼓励全区数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发扬勇于探索、认真钻研的精神,努力打造“以创新为核心、以儿童为中心、以学习生活为场域”的建邺好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