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建邺区的全体小学信息技术老师齐聚到新城怡小,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关注青年教师课堂,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题展开,三位青年教师进行了汇报课展示,老师们听课、评课,收获满满。
第一节课是由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小学部陈珍老师执教的《进制转换》。首先陈老师用一段视频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二进制,计算机通过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的过程让同学们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陈老师通过三个步骤详细讲解了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过程,最终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程序设计的流程图。除了二进制,陈老师也简单介绍了五进制、八进制,同学们对计数规则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计算机存储、计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二节课由南师附中江山小学卢潇宇老师执教《下载和安装软件》一课。本课以“神秘文件”为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神秘文件”作为线索,串联起 官网下载 搜索引擎搜索下载以及软件管家下载三种下载方式,学生在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下载和安装软件,并就捆绑软件等安全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对三种下载方式进行评价交流,加深对三种下载方式的理解与学习,并且强调了版权问题,增强了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节课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张雅文老师执教《护眼小助手——认识超声波传感器》一课。通过分析学生视力情况数据,带领学生发现近视的情况越发严重,由此分析出近视可能的原因:桌椅高度不适,用眼距离过近,用眼时长过程,光线太强或太弱……由此引入课题设计制作护眼小助手,认识并应用超声波传感器,帮助提醒学生注意用眼安全。由分析“桌椅高度不适”的近视原因出发,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计算机教室桌椅高度测量,带领学生初步感知超声波传感器的测距原理。然后结合根据测距功能,引导学生进行程序编写,实现护眼小助手的提示功能。最后根据学生已学的亮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眼灯以及explore主板知识,综合运用这些零部件,实现护眼小助手功能的拓展与创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接着,薛文静老师组织老师们进行听评课。三位授课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程内容提出一些课程设计思路及反思,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教材目标进行融合式主题设计,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自陶行知小学的王蓉老师也在充分肯定之余,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老师们在日后的教学中扎实地把握教材,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最后,教研员汪俊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希望老师们加强对教材的挖掘与理解,将区域配备的硬件器材与统编教材持续融合开展教学,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
本次活动给信息技术老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平台。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对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 张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