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场域。以教室为空间的课堂教学现在转移到网络空间。伴随着学生网络学习的开展,教师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线上教学与日常教学有哪些不同?教学形式的转变需要转变哪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何在线上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为了解决这些困惑, 2020年3月,建邺区历史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的网络教学研讨活动。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五盟区,看看他们的教研纪实。
一、理论引领,转变思路
3月2日,第五盟区全体教师统一收看了北师大培训视频《在线学习的困难与学习支持》。了解了在线学习中学生面临的困难:学生在听课时听不懂、不专心、动机不足、老掉线等。在认知方面,学生缺乏有效学习方法和技巧,不会在线互动与协作,不会有效规划和安排学习任务和时间等,容易被其他网络信息所吸引,迷失在信息海洋中,无法回到原来的学习情境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对其提供有效的支持。在集中培训后,各校初三备课组长介绍了各校网上教学的开展情况。致远初中采用的是QQ的“屏幕分享”功能,为了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课堂提问-学生群内回复的方式,作业则是通过QQ作业功能布置和批改。江心洲中学利用希沃和QQ群两种方式,课堂安排以30分钟讲授和15分钟训练,课后作业以智学网平台布置和批改。中华上新河中学主要采用QQ的“群课堂”功能,以点对点连麦的方式让学生语音回答问题。之后,各校进一步研讨本校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想法。例如;可以通过QQ打卡统计学生的登录情况,对不交或迟交作业的学生通过私信和方式沟通等等。
二、课例观摩,实践探索
3月12日开始,盟区全体老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直播课。首先江心洲初级中学的曹斌老师开设了《俄国的改革》,曹老师利用精选的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历史现场,切身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改革的必要性,又通过课本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来介绍改革过程和内容,同时体会俄国农民改革后的心情。最后通过探讨问题“改革的功与过”,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了俄国1861年改革对俄国发展的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曹老师让学生充分表达,师生互动气氛热烈。之后,中华上新河初级中学的曾国栋老师开设了《美国内战》,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感慨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通过层层设问,请学生回答和交流,帮助学生理清了美国内战的整个过程,理解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整节课逻辑清晰,语言简洁。曾老师同时还激励学生抢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致远初级中学的葛名威老师开设了《< 凡尔赛条约>和< 九国公约>》,充分用历史图片、文字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深入解读两部文件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对不同角度史料的解读,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存在的问题,又进一步阐述了该体系与二战爆发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则请学生在QQ群内回复答案,对答案进行点评,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监督。
三、网络研讨,博采众长
三节观摩课后,盟区全体教师再次汇聚QQ群,对下一步的线上教学进行了研讨,修改了各校的教学方案。大家普遍认为,虽然线上教学形式新颖,但是学生的学习质量暂时还无法进行准确地评价。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松懈、作业不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调整好心态,做到精心备课和上课,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上课、作业的要求,而对少部分问题突出的同学,通过网络方式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并在开学后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他们夯实基础。
此次网络教研活动持续了两周时间,与此同时,线下自主备课、自主学习也不停步。老师们通过此次参加网络培训,提升自己“云”教学综合能力,让“疫情”挑战,变成自我挑战,变成自我突破和升华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