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课堂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堂学习真正发生的载体。基于课标,依据教材,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优化作业设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措施。为此,2023年11月16日上午,历史学科第五盟区的教师在致远初级中学围绕新课标开展了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致远初级中学葛名威老师开设了公开课,陶行知学校杨蓉老师开设了单元作业设计的讲座,盟区内其他历史老师参与了作业设计的研讨。
葛名威老师以“我是策展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带领学生步入两汉的历史。首先以问题:为什么将《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放在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有何关系?引导学生为策展写下前言,同时将本课内容置于两汉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景。接着以第一展厅:书写材料的革新;第二展厅:悬壶济世的医学家;第三展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巨著;第四展厅:追求精神的寄托之所,展开历史知识的学习,将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串联在策展活动中。最后以为策展写一个结语对本课进行总结,使学生感受两汉科技与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吴冬梅老师评价这节课坚持以大单元统领课堂,贯彻历史思维的培养,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尤其是在课堂中挖掘《史记》的内容,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体验。曾国栋老师认为葛名威老师的教学风格亲切自然,和蔼可亲,在课堂中能够关注学生,注重循循善诱,运用“五禽戏”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杨蓉老师则认为葛名威老师能够用问题引导学生,贴近学情,教学中史料丰富,注重论从史出。曹阳老师认为自己收获很多,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始终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层层深入地挖掘。《南京市初中历史课堂标准》指出历史课堂要坚持素养导向,以学为中心。葛名威老师的课堂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引领,以适切的情镜为抓手,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两汉历史的丰富内容。
杨蓉老师围绕九上第三、四单元进行了主题作业设计,她确定本次单元作业的主问题为中古时期的世界文明特征,围绕这一主问题进行了以下设计:环节一,填一填,按时序梳理欧亚各地区文明发展状况;环节二,比一比,结合所学,比较欧亚封建时代文明的不同;环节三,列一列,结合图片,总结中世纪世界文明交往的情况;环节四,综上所述,归纳中古时期世界文明发展的特征。
单元作业设计主题作业设计要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设计主题,根据学情设计恰当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围绕学习活动,自主构建历史发展的线索,明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本次单元作业设计能够围绕核心问题设计问题串,通过学生根据时间轴、地图进行知识梳理的活动,落实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学生逐步从具体的史实中认识中古时期世界文明发展的特征,感受这一时期东西方之间的互动和交往,落实史料论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最后,由文明发展的不同特征初步形成尊重文明差异的世界观,落实家国情怀。
研无止境,行将致远。盟区内的老师还讲围绕作业的具体实施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设计,积累经验,立足课堂,不断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