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政治

一切为了更美好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0-14

2016年10月13日,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南京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组第三组暨建邺区思品教研活动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由东道主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邹晓娟携手一中明发滨江分校黄靖倾情呈现,以不同风格共同带来了一节课《让家更美好》。

首先是邹晓娟表现,一首《让爱住我家》一幅幅本班学生亲情之爱的画面娓娓道来,抓住了本节课的核心——和。晓娟这节课本是第七课第三框题,但是经过了整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次大胆的重构,把《家庭之爱》分成“家”、“爱”、“和”三个部分,而今天展示的第三框就是注重“和”。从三个方面进行交流:和谐家庭我知道、和谐家庭我寻找、和谐家庭我出力。分别交流和谐家庭具有的美德——心中有家,家中有爱;《小别离》视频留守儿童等材料启发学生和谐美好的家庭也有矛盾、冲突,利用负面偏好心理引导学生为家庭更美好出力;而最后一个方面运用了小组合作交流,通过三个小片段探讨和谐家庭需要哪些要求。

黄靖老师的课清晰,整个流程恰当,从自身家庭出发,非常感人,易打动人。由自己家庭中的美德引入,“你的家庭发生什么变化,是好还是不好”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接住讨论家在变……,利用视频《小别离》讨论家的矛盾方方面面,并交流如果是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烦恼,最后用一个不变与开始的变形成对比,不变的是美德,以制作家庭美德传递卡结束。

两节课都对家进行了升华,都提到了小家到大家的过渡。都注重对正能量价值观的传递,比如邹的负面偏好效应,黄的变中有不变。

建邺区教研员朱晓敏肯定了两节课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1.负面偏好效应,这心理知识可以引导扩大;

2.方朵朵视频不纠结在矛盾上,可以引导到好,或者说让家更美好,对于素材的使用和挖掘提出了更高要求;

3.关于小家到大家,社会之家,集体之家,不能等同于家庭,不是类比去寻找社会美德,而是因为在小家有美德,美德在家庭成员身上传递,在生活方方面面表现进而传递到更广,是一种家庭美德的辐射、传递到社会和国家层面。

一节课承载的任务有限,想表达的内容却很多,有的需要我们简单化,而有的地方又需要我们深挖,两节课虽然上法不同,但我们两位老师都是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成长,为了让课程更精彩的呈现,一切都是为了更美好,我们还在坚持,努力着……

附件:QQ图片20161014103441.jpg

附件:QQ图片20161014103413.jpg

附件:QQ图片20161014103430.jpg

附件:QQ图片20161014103436.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