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政治

“求真向善课堂教学模型”范式建构研究 —————建邺区“双研合一”课题现场会

来源:建邺初中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3-31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八个统一”的要求,促进初中思政学科教学内容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建邺初级中学围绕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求真向善——思政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实践研究”,举办“双研合一”系列活动之成果汇报现场会。

本次现场会围绕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求真向善——思政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实践研究”展开,旨在通过聚焦初中思政求真向善课堂教学模型的范式建构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教研与科研融合意识,助力培育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核心素养。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分别前往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观摩同时进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求真向善课堂教学模型”范式建构初探的三节展示课。

这三节课分别是由来自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金叶老师执教的七年级研讨课《直面情绪困扰,学做情绪稳定的人》;来自建邺区陶行知初中的何琴老师执教的八年级研讨课《公民基本义务》;来自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的崔乐老师执教的九年级中考复习课:《理解经济制度,树立制度自信——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课》。三位教师都以真诚的教学态度面对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困惑,从不同角度将思政课堂教学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以学生为本,应学生而变、应学情而动。

    

    

课堂观摩结束后,南京市建邺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明顺致欢迎词。李明顺校长表示,建邺初中是一所有温度、有高度、有气度、有厚度的学校,“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是学校坚持不懈的办学理念。在本次课题探索过程中,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给予了学校很多指导和帮助,李校长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与会教师们都能有所收获,并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本规划课题的第一主持人、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思政学科研训员王鑫红老师的主持下,三位展示课教师围绕“在优化情境任务中向‘善’”主题开展沙龙研讨。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思政学科研训员王鑫红老师表示,三位老师课堂设计遵循求真向善思政好课堂教学模型,课堂结构完整教学效果良好,希望与会教师在思政教学中,立足“真实的学情、真实的生活”,以真诚的态度躬身入局,体谅关爱学生,践行并探索“求真向善课堂教学模型”,努力实现思政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此外,她还启发教师们,思政教学如何从“说理教育”走向“心理疏导”、从“源于生活”走向“服务生活”。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与会教师们也了解和理解了“求真向善课堂教学模型”范式建构的意义。

沙龙研讨环节结束后,课题第二主持人、南京市建邺初级中学唐金龙老师做“求真向善——思政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实践研究”课题阶段成果汇报。他从“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及影响”、“最后阶段的优化措施”三方面,向与会教师们详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相关情况,展示了课题的深远立意,分享了课题研究的丰硕成果,希望与建邺区全体思政教师共研、共进。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浦口区中学思政研训员吴佩贞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她肯定了本次课题展示活动对思政教学的意义,并强调,“课题引领课堂、课题服务课堂”,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学习课题研究中“求真向善”的优秀经验与做法、将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之中。李宏亮博士表示,思政课堂学习的本真就是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和家国情怀、政治大善,培养他们的生活信仰和向上生长的力量,要让思政课堂“充满孩子的味道”。此次活动中的三节展示课让他看到了思政教学立足于“知识的真、生活的真”的美好。而从“真”走向“善”的过程中,李博士建议增加一些“美”,例如课堂的情境之美、节奏之美、程序之美等等。李博士深入浅出的讲述、高屋建瓴的指导,为课题后期研究的方向和策略提供了参考,也让现场教师们受益良多。


  

活动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张静作总结讲话。她表示,“求真向善课堂教学模型”范式建构的研究在当下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思政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希望全区教师都能从本次课题中有所收获。

此次现场会通过聚焦初中思政求真向善课堂教学模型的范式建构研究,进一步了增强教师科研与教研融合意识,在全区范围内打造求真向善思政好课堂的基本样态,助力培育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核心素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