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3月17日上午,建邺区召开了“基于课与题的深度教研暨职初教师主题教研”的活动,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陈玫老师主持。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的王晴老师与张佳丽老师分别进行了《重力》与《第十章压强——一轮复习课》的教学,陈希老师则进行了一场《新授课与复习课备课异同对比——以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为例》的习题分享会。全区入职六年内的教师都如约而至,共赴一场拾梯而上,向阳而长的约会。
王晴老师的课堂通过地球与太空中水滴的状态做对比,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归纳了生活中的重力现象,进行重力概念的引入。接下来王晴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不同的实验器材探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重力的方向时,王晴老师采用慢动作拍摄的方法留下物体下落的运动轨迹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由于力的三要素在前一节《弹力》中已经学习,因此直接对于重力的作用点采用等效的思想来寻找物体的重心。

张佳丽老师在本堂课的设计中,注重联系生活,创设输液器情境引入压强的知识点。在讲解固体压强时着重讲解计算题的格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梳理计算题的规范表达。在液体压强部分通过让学生演示实验,再现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以加深印象,并在控制深度时设置难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希老师分享了《新授课与复习课备课异同对比——以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为例》,给予了青年教师一些建议。在本次分享中,陈希老师认为在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备课中要做到看课标、读教材、找问题。一、看课标。对于新授课,必须要研读学业水平要求,并以此设计课堂中的难度与广度。在复习课中,则要着重于行为动词的要求,对于考点与考试的难易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二、读教材。看教材要从全教材大单元的角度来通读教材,在新授课中要细读教材,时要理解教材的安排目的,才能更好的设计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复习课中,要精读教材的每句话每幅图,将考点内化于心。三、找问题。对于新授课,教师要清晰的认识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并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之上为学生设计“搭梯子”式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对于复习课,则要寻找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并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撤梯子”题目,帮助学生明确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方法,迁移解题思想。除此之外,对于新授课与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也有所差异。新授课要注重结构、归纳与应用;复习课则要将重心放在演绎、总结与反馈中。

三位老师精彩的课堂与分享让青年教师们都有所感悟,徐品老师与万晨静老师分享了听课后的感想。
徐品老师感受到:王晴老师的《重力》这节课精心设计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活动,在重力的方向这一部分,王老师通过橙子下落时的慢动作进行重力方向的演示,更加直观。在探究物体重力与质量关系时,提供给了学生可以调节质量的大米,方便学生更加准确得到结论。张佳丽老师的《压强》复习课的设计与生活联系密切,输液装置情境贯穿了本节课。在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中,设置了多个环节攻破难点,便于学生对深度的理解。

万晨静老师感受到:王晴老师用新颖的视频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问题串和活动串,使课堂结构合理、有序、重难点突出。张佳丽老师的公开课巧妙地选择了输液的情境将三类压强串到了一起,让复习课形散神不散,例题的选择也很精准,知识点覆盖面广,并将学生的典型错误再现。
陈玫老师对今日的教研内容进行总结,并与青年教师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陈玫老师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一、具有结构化思维与大单元意识。二、针对课标下的主干化教学内容。要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凸显主干知识,在问题设计中要凸显重点与难点。三、重视教学过程中素养化。新授课要注重实验过程中思维的培养,在习题中挖掘习题中的素养功能。在习题教学当中,要有全教材大单元意识和深度研究试题的能力。因此,在习题课的备课过程当中,作为物理教师要强化自己的习题讲评方法:1.追问至学生没有疑问为止。2.思维过程严丝合缝。3.学法指导有所提炼。4.要有矫正。5.要有知识的迁移。

不负春光花烂漫,在陈玫老师主持下的“基于课与题的深度教研暨职初教师主题教研”的活动圆满结束,但学习之行不会停歇。相信通过这一场教研活动,建邺区的青年教师都会有所感悟,在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