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语文

盟区唱主角,共话新课标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9-29

2022922日下午,建邺区第一盟区语文教研活动在建邺初级中学三楼录播教室举行。本次教研围绕“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学习与教学”展开。活动一开始是由建邺初中的张立洁老师执教《看山川之美,品诗中情味》,张老师首先给学生创设情景,用创作短片的形式带着学生赏析诗歌,在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一首诗的创作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其他几首诗的短片脚本设计。

随后是两个微讲座,分别由建邺初级中学的黄佳佳老师和新城怡康街分校的汤翠屏老师开设。黄老师的题目是《新课标、新思想、新课堂》,她从2017年课改讲起,点出新课标讲求教学情景的设计。并以两版说课稿为例,阐述了她对新课标单元设计的理解,并强调课堂要激发学生探索的习惯。汤老师讲座题目是《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目标下的文本教学设想——浅谈八上语文教材备课设计》。汤老师分四部分展开,她阐述了思维导图的作用,并讲了《藤野先生》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节课的教学思路,最后,阐述了基于单元整体目标下的第三单元文本教学构想。

江苏省特级教师伏荣超老师进行评课。伏特从三个问题入手引导老师们思考:你是谁?为了谁?谁最美?伏特强调教学要回归本源,要据体而教,依体而学。所以诗歌教学要让学生感受韵律之美,加强朗读。并且引导老师思考“考”与“长”的关系,教学要为生长而教。最后,伏特指出教师要沉入课堂,让学生高品质学。

 

第二盟区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本次教研活动主题是“以任务群为依托,探索高效语文教学”——《散文诗二首》“同课异构”。南湖二中杨立业老师通过朗诵比赛的情境教学,带着学生赏诗品情,并诵诗传情;金陵河西吴子芸老师借助“为亲情颂歌”主题班会的情境教学,领着学生诵诗悟情,并仿诗达情。

两节公开课后,金陵河西王晓云老师进行了微型讲座《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要兼容“三性”》。王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给老师们分享了高效语文教学的案例与经验。最后,盟区首席张正林老师对今天的盟区活动进行了总结和交流:教以共进,研以致远。

 

第三盟区在新城初中开展写人记事作品教学研讨活动。第一节课由初一语文陆婧和刘丽老师同课异构,共同教授自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陆老师从让学生戴耳塞眼罩感受海伦凯勒的生活状态导入,设置了“协助新城光影社完成海伦·凯勒相关主题微电影拍摄”的活动情境,并通过心灵回忆厅、心灵演播厅和心灵感悟厅三个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心灵会议厅中,陆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反以莎莉文老师视角回忆再塑生命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心灵演播厅中,学生将课文内容改写成现代小诗,进行创意写作,并相互交流点评,评选组内优秀练笔上台朗读展示,陆老师对展示作品进行深入点评。最后,以总结海伦·凯勒的人生作结。刘丽老师从已学课文导入引出学习目标指向——对象、特点、情感,并围绕这三个指向设计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初读文章。接着,刘老师从分析小结的批注角度引导学生学做旁批,并让学生们上台分享所写批注。最后,刘老师对本课学习方法做出总结。第二节课,任庆老师选择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的第二课时教学。课堂主题:“理解鲁迅处境和心境,感悟先生伟大”。首先,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理解鲁迅为何用“伟大”二字;其次,任老师补充了充实丰富且有深度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感受“伟大”;最后以课堂练笔活动“20年后的鲁迅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做结,师生互相交流点评,课堂文学氛围浓厚。最后,盟区首席涂老师进行总结,鼓励老师备课时多思多想,令人受益匪浅。

 

第四盟区则在南外河西进行,依托学校十三五南京市规划课题“情境学习视域下部编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实践研究”进行了两节情境探究课的示范。第一节吴婷老师把孩子们带入了诗意的秋天的情境,和孩子们一同寻找秋天,填写小诗。在此基础上,创设《青春纪念册》征稿的情境,让学生把“秋天的思考”化作小诗,写给青春正当时的自己,把“诗味”唤出来。 第二节课,由任莎老师开设了《直击新闻现场——新闻采访进行时》的活动课。借助学校级委竞选活动的生活情境,以学校公众号“校园新闻展播征稿”为驱动任务,首先带领孩子们从课本出发,学习新闻采访的理论知识;接着检视、反思小记者的现场采访视频,发现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再难度升级,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拓展采访对象,拟写采访提纲;最后,以小记者现场采访的方式巩固了这节课所学新闻采访的技巧。

研究课之后,谢颖老师开设微型讲座《指向学生实践活动的情境学习——部编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谢老师向与会老师们介绍了课题组在四个活动探究单元进行的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并向与会老师们汇报了本校语文组研究的阶段成果。最后,蒋国银老师对两位老师的研究课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他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情境创设和活动组织,同时也提出了建议: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情境,将任务组群项目化。活动最后,盟区首席李志慧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高度评价,并对新学期第四盟区的研训活动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第五盟区语文教研活动在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行政楼三楼录播教室开展。围绕“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情境的有效设计”这一主题,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的华晓隽老师、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的刘小莹老师、致远初级中学的翟羽君老师和陶行知学校的王新芳老师分别开设了四场讲座。

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的华老师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拆解为三个方面展开解读:“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情境”、“有效设计”。最后,华老师提出问题:教学情境无处不在,创设不难,何为有效呢?一是依据“核心素养内涵”来判断,要促使学生产生文化自信,参与语言实践,形成相当的思维能力,进行审美创造。二是依据“学段要求”来判断。三是依据“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中对“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具体指向来判断。刘老师将2011年与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享了有关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专题教学设计的思考。翟老师从创设教学情境的必要性、对新课标中定义的“真实的情境”的理解、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三方面展开。

盟区首席王新芳老师王老师对于情境提出了适度、适时、适合的三个原则,指出情境设计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要过于碎片化,同时要避免那些“教师自以为的学生的生活情境”,而应当变“创设”情境为“捕捉”情境。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可以从社会真实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三方面而来,并通过具体而丰富的教学案例,呈现了常见的语文教学中的“情境”。

 

此次活动加深了盟区语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尤其在大单元如何结构化,大情境如何创设的有效上进行了实践探究,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中也将打开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强化课程意识,不断践行新理念,且思且行,且行且思,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