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语文

践行新课标理念 聚焦大单元教学 ——怡康街分校承办建邺区中学语文教师“风采杯”集体备课决赛活动

来源: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4-01

为进一步促进我区中学语文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推动各学校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大单元教学和学科实践研究,我区开展了2023年教师“风采杯”大赛——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经过各盟区组织初赛选拔后,全区共计10个备课组进入决赛。3月30日下午,决赛集备活动在新城初中怡康分校一楼合班教室顺利展开。

比赛由怡康街分校语文组长顾加银老师主持,首先对集体备课比赛事项进行了说明,接着各备课组以抽签序号为顺序,依次对各组的大单元教学集备过程进行了展示,最后专家评委对本次展示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

首先出场的是新城怡康分校的七年级语文组,该组依据七下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和教学要求,确定了“群星闪耀品精神,精读细节悟方法”的大单元教学主题,并从语言目标、思维目标、审美目标、价值目标四个维度确立单元教学目标。经过三位教师的热烈讨论与对话,备课组共同确定了品精神、读细节、学榜样、悟方法四个学习任务,设计生成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学习任务单与学习评价量表,并对大任务下的子活动进行了细化补充。

随后,致远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组展示了以“诵古今诗文,咏家国情怀”为单元教学主题的集体备课过程。备课组根据七下第二单元的学习要素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四个课段:比较《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各方面异同;批注精读,梳理事件,归纳人物品质;撰写朗读脚本,“班级诵读展示”;搜集“新时代的英雄”相关资料,写出“我”眼中的英雄。随后,备课组对第三课段进行了具体展示。展示过程既有对《黄河颂》的现场激情朗诵,也有互相交流讨论的碰撞生成,并通过朗读脚本设计,写出“最可爱的人”等活动强调了读、写、评相结合的重要性。

第三个进行展示的是中华上新河初级中学的七年级语文组,他们以教材单元导语、《新课标》为基准,确立了七下第三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并结合本校特色校刊《星苑》创设了“小人物,大风采”专题征稿的教学情境。备课组根据《新课标》对第四学段(7~9年级)四个维度的教学要求设计了七个学习任务:《星苑》编者按、“小人物”档案卡、“小人物”插图、“大风采”摘记卡、“小人物”课本剧、《星苑》征稿启事、写写身边的小人物。在探讨教学活动过程中,该组展现了较强的新课标意识,并将《骆驼祥子》的阅读活动纳入整体单元教学之中,实现了单元课文教学和整本书阅读的关联。

南师新城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组则将七下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单元目标与南京美德文化联系起来,确立了“美在金陵,德行天下”的单元教学主题。随后,备课组在探讨中根据《新课标》的学段要求设计了美德之风我来谈、美德楷模我推荐、美德标语我定制、美德文化我传承、美德故事我来写五个大任务,并对“美德故事我来写”这一任务进行了具体集备展示。在集备过程中,备课组员及时对同组成员的教学设计提出质疑,并在激烈的讨论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南外河西七年级语文组展示了以“托物言志 青春物语 我的自然名”为单元教学主题的集备过程。该组配合默契,积极探讨,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抓住七下第五单元课文“托物言志”的核心概念与“哲理之思”的主题,设计了“寻找属于你的物象”、“找寻物、人、志的连接”、“摹物象,言心声”、“书成文,炼言语”四个课段。每个课段包含了两到三个大任务,每个任务又设计了具体可行的语言实践活动,由物及人,由人及志,由志成文,贯彻落实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这一学习目标。

陶行知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组根据七下第六单元四篇课文的内容主题、写作学习专题和综合性学习,确立了“科幻与探险”的单元教学主题,并结合本校文化因子,创设了“晨分享推荐官”的教学情境。在组员展示自备成果的过程中,备课组内部就几个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如:是否应该增加“培养学生想象力”这一学习目标?英雄名片和英雄推荐卡两个活动是否过于相似?如何取舍?作品评价量表如何细化?讨论成果丰硕,备课组集备生成效果十分显著。

建邺初级中学的八年级语文组根据八下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和课文选篇特点确定了单元教学主题为“故土情思”,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了“我为家乡代言”的校园宣传活动情境。以此为情境,该组设计了循序渐进的三个课段,从“感受他乡风情民俗,学习选材和组材”,到“品析写法和语言,感受作者故土情思”,再到“撰写宣传讲稿,为家乡人情风俗代言”。每个课段都包含了一系列学习任务,备课组还根据活动特征设计了一系列学习任务单,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提升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

河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组紧跟《新课标》要求,确立了八下第二单元在阅读和写作两大方面的单元目标,并创设了以“览天地气象 解古今之谜”为主题的科技节游学活动情境。依据单元目标和情境,该组设计了一系列跨学科的学习任务:“理”一条科普之路,“析”一则科学之理,“书”一篇科技之文,“评”一篇科普好文。该组将思维导图和评价量表贯彻落实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在探讨跨学科活动实践如何落实的过程中,备课组成员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不同观点的摩擦碰撞中产生新成果。

金中河西八年级语文组展示了八下第三单元的教学集备过程。该组以单元目标为基准,以“读写联动”为单元学习主题,以“世界读书日”为活动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学习任务:“初读,捕捉巧思之字”、“细读,品味手法细节”、“研读,寻找景情密码”、“写作,检验教学效果”。任务活动的设计由浅入深、由字到法、由读到写,注重锻炼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迁移能力。

最后,南湖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组围绕八下第五单元的整体教学展示了本组的集备过程。鉴于本单元课文多为游记,又结合本单元目标,备课组创设了“锦绣建邺,到此莫愁”的单元学习主题,预计打造“锦绣建邺”展览馆。以此为活动情境,该组安排了“了解游记特点,游览建邺风光”、“品味游记语言,欣赏建邺风姿”、“分享旅游经历,描绘建邺风采”三个大任务,每个大任务都对应了《新课标》中不同层面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不仅关注读、说、写的结合,又能适当融入跨学科知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各组依次集备过程展示后,专家评委特级教师诸定国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首先,他指出,本次大单元集体备课呈现的成果十分丰富,让人觉得“脑洞大开”。其次,他指出了本次集体备课比赛活动的亮点非常多。一是各个备课组都具有很强的《新课标》意识,能够将“大情境意识”、“任务核心意识”、“学段学习要求”、“学习评价量表”贯彻落实在教学设计之中。二是各个备课组都有较强的课程统整意识,用大概念、大任务、大单元的结构化教学取代以往的单篇碎片化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三是各备课组都以活动为中心,关注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给学生提供支架,以保障、支撑活动的可行性、实施性、效益性。四是各个备课组不仅有较强的全体参与意识,还有强烈的独立思考意识。最后,诸老师也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集体互动是否真切充分?”“讨论得出的目标、任务是否有适切性?”“有无考虑学情?”“对备课组中存在的分歧能否解决?”“对《新课标》关键术语的解读是否足够透彻?”每个问题都切实精准、一针见血,给大家带来了诸多新思考、新方向。

最后,专家评委特级教师伏荣超老师对本次活动也进行了总结性点评。他指出,做大单元整合教学,一定要深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怎么“沉下去”和“跳起来”的关系;“预行”和“可行”的关系;“知、情、意、行”的关系。几个精悍确切的关键词和几句简明扼要的总结,引领大家对本次活动展开了宏观的回顾与审视,迎来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将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相结合的机会,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促使每位教师做到精研课标教材,细琢课堂教法,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建邺区中学语文全体教师将继续为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在漫漫“研”途中,潜心钻研,不断创新,打造出为学生服务的高效课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