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言情,以情助读
——建邺区初中语文任务群背景下的初小衔接教学研讨活动
2023年9月28日下午,建邺区语文教师齐聚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初中部的报告厅,共同开展主题为“任务群背景下的初小衔接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
第一节是南京市陶行知学校的乔梁老师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教授题为“巧用事物传情达意”的语文课。乔梁老师巧妙借助七年级课文《散文诗二首》中的“金色花”“荷叶”“红莲”等意象,让六年级的学生们体会到作者是借这些事物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接着让学生们在小黑板上写下自己喜爱的事物,经过师生对文本的讨论和分析,共同得出了选取物象需要有象征、有联系、有趣味、有特点等要求,学生们在乔梁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有关梧桐树叶、向日葵、一束光、一阵风等意向的片段。
第二节课是南京市新城初级中学的陆婧老师给七年级的学生们讲授同一篇课文《散文诗二首》。陆婧老师让学生巧妙地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设计朗读脚本、选择背景音乐、写给母亲的话,先让学生借助朗读的重音、停连符号,并模仿妈妈的口吻朗读“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接着还让学生现场搜索了吻合这两首散文诗的背景音乐,同学们选择了《雨的印记》这首舒缓的钢琴纯音乐,最后陆婧老师让学生写一些送给妈妈的话在喜马拉雅平台发布,表达对母亲的爱。
紧接着,王新芳老师开设了题为《不觉秋分过,桂子暗香满庭芳——任务群背景下初小衔接教学探索》的讲座,她赞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紧跟任务驱动教学,各有特色,乔梁老师以写作为载体,陆婧老师巧妙跨学科教学,同时也提醒我们教师要注意跨界教学的“界 ”的限度、情境化教学要避免伪情境的设计。她着重讲述了初小衔接中需要关注学情、关注教材、前置性补偿、能力分级等众多内容,最后她分享了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语文初小衔接上的许多实践:五到九年级共同教研、阅读打卡、语文晨分享、快乐读书吧等
最后,建邺区语文教研员韦叶标老师做活动总结。韦老师评价两位老师的课堂呈现了不一样的风貌,同题异构,指向不同。陆老师依托微信公众号的音频上传任务教朗读,乔老师在品味文本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会择景、择好景。两位老师的课堂,都紧密遵循2022版新课标,根据学情设计相关语文实践活动,并把实践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探究,自我教育,自我发现,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理念。希望老师们能够带着活动引发的思考,到课堂中去实践,去探索。
这次教研活动可以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老师们基于新课标探讨任务群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新方向,让我们看到了别具匠心的课堂。相信老师们会在这个团结友爱的大集体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快速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