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语文

智能时代的命题探索 ——区命题培训暨范涛智慧名师工作室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0-12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2024年10月10日下午,主题为“智能时代的命题探索”的区命题培训暨范涛智慧名师工作室活动在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开展。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致远初级中学的翟羽君老师以《且行且思,且悟且进——新课标指导下语言运用的命题思考》为题做的讲座。翟老师表示,学生时代单纯的死记硬背可能导致考试分高了,但现实中却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也就是无法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针对这个问题,翟老师以自身的课堂教学经历和真题为例,得出了语文实践活动和命题应注意创造“真实语言运用情境”,应强调知识的迁移,应关注课本提供的情境的解决思路。翟老师表示,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本身就需要学生调动综合的、多元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注意将其与不同的形式、文体相结合,命题的时候应该注意捕捉和牵连各种知识点。最后,翟老师以“美食节”和“六行诗短视频创作”活动为例,提炼出了“命题指导活动,活动折射命题”的个人感悟。

 

    接着是南师附中新城初中的杨怡珺老师以《新课标指导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命题思考》为主题的讲座。杨老师以新课标的指导为基础,对非连文本的命题问题进行了探究。目前的非连文本命题以图文、表文等材料组合成的本文较多,杨老师认为非连文本的选择可以更具有多样性和创造性,不应拘泥于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非连文本的选文风格应当趋于生活化,具有实用性。非连文本内部联系紧密,具有综合性。非连文本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应该由浅入深,注重科学性。非连文本命题考点的设计应该适配文本,具有针对性,不能与文本割裂。同时,非连文本的命题也应该有开放性、可拓展性,从而让学生的主观性得到发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后,来自金陵汇文的朱佳伟老师作为资深的命题工作者,以《找到一个专属句子》为题开展了专题讲座。朱老师分享了自己多次上课和命题的经历。例如自己在讲授《大雁归来》时,从一句话延展到作者经历,再从作者经历回看文本,继而引申出一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朱老师在命题中主张以一句话作为主题,以主题来主导整个命题工作,主题贯穿整份试卷,试卷试题映照主题词。在此基础上,朱老师通过自身的命题经历,向在座教师们说明了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题目,说明了教师们的命题会对学生们产生的影响。朱老师表示,一些优秀的文本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命题中应该注意文本的挖掘和选择。朱老师认为命题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建立自己的命题资料夹,注意搜集优秀文本,积累有意义的素材;命题不能拘泥于固定的理念,应该注意理念创新;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应该注意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考查的能力应全面,要包含观察和思考两个层面;同时,命题必须具有清醒的政治意识,应严谨选择文本;命题也要注意平衡难度,过难过简单都不合格,要充分考虑考查目标的整体水平和状态;朱老师也认为,命题者在命题中必须注意情境设计、真实性、粘合力,命题者对难度的界定不能以自身的水平为基准,应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标准,不能出现“我觉得这很平常,学生应该会懂”的心态,应在真正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命题。朱老师的分享全面且深刻,结合自身的经历,将自身的命题理念和经验无私地分享给了在座教师,极富有启发性。

    “正是橙黄橘绿时”,建邺区的语文老师们济济一堂,感受到了两位年轻教师对命题工作、教学工作的积极态度,对精进自身能力的热情,更体悟到了朱佳伟老师作为资深命题工作者的宝贵而深刻的命题思考,可谓收获累累。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