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南京市“双减”工作重点实验项目《体验·探究·反思:“双减”背景下校本化学科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市级现场会在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举办。
莅临本次活动的专家及领导有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董林伟,南京市教科所党支部书记朱小琥,南京市教科所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王飞,南京市教科所科研员刘权华,建邺区教育工委书记肖东,建邺区教育局中教科科长高婷婷,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叶旭山,建邺区“双减”办公室负责人杨正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黄玉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各学科研训员,建邺区各初中学校教学校长,项目组成员,各初中学校骨干教师代表80余人参加活动,丛一冰校长、何君青副校长出席活动,活动由学校教师发展处鲍静主任主持。
康叶红老师从《学习与评价》上一道探究类问题着手,挖掘同学们不一样的思维火花。这节课从回顾勾股定理到开放设问,引导学生以Rt△ABC三边向外作形状相同的图形,从半圆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腰、底)再到等边三角形,启发同学思考更一般的结论,在基本图形上增加三条线段,感悟图形的变化,挖掘图形不变的性质和图形“背后”的关系。
刘文君老师《七年级上册 Unit 6 Integrated skills》这节课体现了我校英语学科组对项目的实践与探究。导入环节对前置性体验式作业进行反馈与展示,引导学生初步搭建话题支架,激活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心话题做铺垫。课堂主体环节,以“如何成为一名健康管理师”为主线设计三大环节——完成健康问卷、选择健康食物、提出健康建议。结合实际学情与单元主题,对《课课练》中的基础检测题进行创编,设计课堂巩固型作业,随堂练习并进行批改讲评。课后作业中,有三项主题探究式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使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白晶老师《跨学科实践课——描绘有关“面包酵母”的故事》这节课以帮助创业青年Ricky解决开面包房的最基本问题即研究面包制作为情境,学生分小组搜集与面包制作有关的资料,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一起用干酵母及学生自己培养的天然酵母体验制作面包的过程,进而发现面包制作的核心问题,即面团醒发与酵母菌直接相关;随后通过系列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发酵的原理;之后借助反思性作业来反思学习内容;再反思这一主题学习的过程,最终实现对“面包酵母”的综合认识。
丛一冰校长对各位专家、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了非常诚挚的欢迎,并真诚希望大家对致远初中“双减”工作背景下校本化学科作业设计的项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丛校介绍了致远中学创办六年来的成绩:学校目前有“斯霞奖”获得者1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市德育学科带头人1人,市优秀青年教师8人,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28人,语文、数学教研组2021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研组”。接着,丛校介绍了我校教师快速成长的秘诀,告诉在座老师们我校六年来每学年坚持一次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每一次的教学研讨会和校本研修中教师交流的人数均达到60%以上。最后,丛校介绍了我校体验、探究、反思式校本化学科作业在不同学科中的设计,并提出了项目研究的亮点:第一,学习的本质是连接,这个项目研究没有仅仅局限于作业本身,而是关注于作业与学习关联的本质;第二,教师们在项目研究中积极尝试整体化与结构化的设计,在作业内容设计上以单元或专题为单位进行一体化的思考;第三,校本化作业设计的项目,推动并促进了教师的研究与工作、学习的融合。
在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叶旭山校长的带领下,杨菁、王亚念、徐波、周银蓥、周建军五位老师畅谈了自己对学科作业设计的理解及做法。
叶校表示:目前我们比较关注综合类、实践类、探究类作业以及大单元、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其实,还应关注基础性作业的设计。2022版课标关注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指向学科育人,为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作业的育人功能。结合学科特点梳理不同学科的作业类型及内涵,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达成。叶校说这个项目立项半年多,却已经取得了如此丰富的成果,学校做的很好。
杨菁老师表示致远的老师们应该以这一项目为引领,借助平台赋能,从不同维度研究作业,研究课堂,推进这一实验项目展开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王亚念老师结合学校的项目介绍了自己在语文学科所做的尝试,表示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里给予学生学习的可能。周银蓥老师结合物理学科的科学性、综合性的特点,尝试设计跨学科实践作业,以期用学习任务驱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徐波老师结合“微生物与饮食”单元的学科作业设计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关注作业设计中的评价环节。周建军老师在积累了跨学科作业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关注向大单元式项目作业设计迈进。
何君青副校长介绍了我校“体验、探究、反思式校本化学科作业设计”项目组成立的时间,以及一年来获得的阶段成绩。接着,何校对项目研究过程中省、市、区多位领导、专家的帮助表示感谢。随后,何校对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研究的内涵、项目研究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进行了汇报。最后,何校对我校每一位教师行而不辍、不断创新的研究给予了肯定和期望:希望我校每一位教师努力将体验、探究、反思式校本化作业推向至高点,随着项目研究的持续深入,相信学校还会孕育出更多的教育佳话,催生出更多的实践样例,为国家“双减”的进一步推广作出新的贡献。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董林伟主任指出:双减主要是围绕着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提出的,当今我们在研究作业改革的过程当中,还需进一步思考许多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布置作业?作业的功能到底是什么?作业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
随后,董主任对致远初级中学的项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该项目的意义和价值:其一,研究的过程中,项目立足于“学”的立场进行整体的设计和规划,这是当下课程改革当中最重要的一种转变;其二,在形式上,项目关注整体的、系统的设计,关注到不同种类的作业,不单单是课后的一种作业,也包含了课中、课前的作业:其三,项目是从知识走向素养的一种目标导向,通过设计一些体验式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作业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朝着素养的方面更好的发展。最后,董主任对致远初级中学项目的后续研究成果表达了期待。
建邺区教育工委书记肖东表示:致远初中的这些实践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关键领域改革的作用,带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综合改革,特别是发挥了学校主阵地的作用,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秩序和综合的育人环境。
肖书记还说:减负增效是教育的本质追求,让教育回归本源,回归人的教育。如何减负增效也是我们长远的课题。当下的作业改革是我们努力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所以致远今天的现场会的活动主题是:“双减”背景下的校本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从作业切口来研讨作业,通过作业改革来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并且通过作业校本化研究,更好的提升我们备课组的建设,更好的赋能学生发展,更好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希望我们能共同成长,开启双线作业研究共同体发展的新思路新样态,同时提高课堂质量,优化售后服务,最终还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市教科所朱小琥书记对三节课给予了肯定,并对致远初中这几年成功的秘诀大为赞赏。朱书记表示通过何君青副校长的介绍,让他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工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董林伟主任对致远初级中学给予的高度评价表示由衷的感谢,也对南京市后续的作业的研究和设计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建议;通过肖书记的介绍,对整个建邺区有了全面的了解。朱书记认为今天这个活动非常的成功,助推了“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和落细,也帮助了学校的老师更好的开展“双减”的研究,更好的提炼了“双减”实践的成果。
未来是什么样,答案一定在我们坚实的脚步中,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



供稿:白 晶
图片:王 进
张丹瑛
张继梅
编辑:王 磊
审核:丛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