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缕冬日的暖阳,凝一份教育的真情。为推动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开展,提升特需儿童个别化教育质量,2024年12月26日,建邺区“携手童馨”张蓉德育名师工作坊全体成员共聚南京市莲花北苑幼儿园,围绕“童心融合,共筑成长”开展德育和融合教育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特教教研员张新老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附属学校万学婷副校长共同参加。
开场致辞谱序章 凝聚共识

活动伊始,建邺区德育名师工作坊坊主张蓉老师阐述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重要意义,莲花北苑幼儿园在融合教育实践中做了诸多尝试,也是此次选择该园作为本次活动举办地的主要原因。
张老师指出,我们的愿景是希望能将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可以从样本学校推广至更广阔的教育领域,实现全域性的普及和发展。为达成这一目标,张老师强调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是必要且重要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特需儿童教育有基本的认知和理解,只有建立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为特需儿童提供适切的教育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特需儿童情况介绍 定向观察
随后,执教老师们详细介绍了特需儿童的发展情况,以及针对性设计的教育活动。通过呈现特需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状况和进步过程,帮助老师进行定向观察。

万晓慧老师的中班体育活动《多变的塑料棒》,旨在通过巧妙运用塑料棒,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此活动既包含了针对大部分幼儿的普遍性指导设计,同时也结合“动作发展存在困难”的特需儿童的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金园老师的大班综合活动《我的开心秘诀》,旨在通过一系列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帮助幼儿识别、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为特需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情绪支持和发展策略。
融合教育活动展示 实践探索
中班体育《多变的塑料棒》

万晓慧老师执教的中班体育活动《多变的塑料棒》,活动中,万老师利用走跑练习、热身操帮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自由探索并集体分享塑料棒的各种玩法,并通过两人合作、多人合作搭建小路学习直线两侧行进跳的动作技能,创设采蘑菇的情境激发幼儿运动的积极性。活动根据特需幼儿的发展状况调整目标,在活动中适时指导,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进步。

金园老师带来了大班综合活动《我的开心秘诀》,活动中,金老师通过“情绪摸箱”调动幼儿活动兴趣,引出情绪话题,并通过互动讨论、同伴分享、故事欣赏、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帮助幼儿接受消极情绪,学习一些简单可行的自我调节情绪的好方法,也希望通过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个体身体健康发展,为幼儿身心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聆听讲座感悟融合 深化认知
莲花北苑幼儿园郇敏园长就题为《聚光成炬·融爱前行》进行了专题讲座。郇园长从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基本情况、特需宝宝的那些事儿、一日活动优化的措施、重点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这场讲座不仅触动心弦,更引发了老师们的深度思考:爱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需要持续付出和不断学习的实践。这要求老师们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每一位孩子的独特性,以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去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专家点评引领方向 提升素养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附属学校副校长万学婷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评价,她特别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对特需儿童的细致关注。同时指出,在特需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当深化医康结合、医教融合的模式,不仅能为特需儿童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支持,还能有效提升教育干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特教教研员张新认为,融合教育的过程是从环境、社会、到课程的融合。张老师阐述了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最大融合,最小限制",意味着我们需要为特需儿童创造与普通幼儿共同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她进一步强调:要发现特需儿童的发展优势,按照他们的节律让他们自由生长。同时,融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每位特需幼儿提供适合的成长环境,发掘出每位幼儿的内在潜能。
教育有爱,融合无碍。让我们秉承教育初心,携手努力,在融合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让我们努力发现每一个儿童心底里向美的那束光,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